团队仅8人的DCM如何做到连续10年IRR超50%?
发布时间:2020-08-21   信息来源:36氪

导读:

DCM近日完成了一期总计8.8亿美金的基金募集,包括7.8亿美金的DCM主基金第九期(DCM IX)和1亿美金的DCM探索基金第三期(DCM A Fund III)。像以往一样,新基金将持续聚焦早中期科技创新领域,70%份额用于中国市场。至此,DCM在全球范围内管理的活跃基金总额(AUM)将达到42亿美元。

 

投资团队至今未超过8人,连续10年IRR超过50%,过去三年给LP带来超过22亿美金的退出回报,“特立独行”的DCM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以下专访也许能给您答案。

过去14年,DCM的成功证明了一件事:在中国,Benchmark式的基金运营策略是可行的。DCM的投资团队至今未超过8人;每年出手项目保持在10个左右;不设专职投后团队,投后服务一律GP直管。“少而精”的投资策略却为DCM带来了惊人的回报:过去10年里,为中国VC阶段的投资机构带来单笔10亿美元以上回报的公司不过11家,而DCM一举捕获了其中3家——快手、58同城、唯品会。

 

DCM提供的数据还显示,仅在过去3年,他们给LP的退出回报就超过了22亿美金,保持10年来IRR(年化收益率)超过50%。其中2014年份基金总回报超过7倍,位列该年份全球回报率最高的基金之一;2011年份基金总回报超过5倍,其中已向LP返现超过3倍。

 

36氪曾多次采访DCM的中国掌舵人林欣禾。我们深入探讨过作为VC异质的DCM是如何坚持它的特立独行的,也复盘过这家以To C投资为长期标签的基金是如何布局To B的。而此刻,在DCM宣布它的最新一期基金的2020年,恰是中国投资行业的微妙年份:新冠疫情仍未远去,早期市场青黄不接,投资人普遍体感迷茫;与此同时,基金行业也呈现出某种中国特色式的现象:头部基金的规模愈发庞大,不同投资轮次、类别间的泾渭愈发模糊。

 

于是,“做大”是基金行业的必然吗?新消费、大健康的热门主题必然不可错过?美元基金会如何看待人民币市场的转强?36氪问了林欣禾六个关键问题。这可能也是最令当下的VCer们苦恼的六个问题。

 

以下为对话:

 

36氪:上一次和你对话是在半年前,当时你们刚刚以“一年4个企业服务IPO”扩展了DCM的外界形象:不仅布局社交、电商等一类平台型公司,To B也早已是你们的重仓领域。新基金的投资方向和轮次较以往会有什么变化?

 

林欣禾:基本上是没有变的,我们还是主要在A到B轮之间。

 

在国内我们投天使项目很少。我们人少,时间有限,投太多天使的话,管不来。我们也相对少直接投C轮,因为C轮的公司前面通常已经有好几个投资者了,我们再进去有点跟风,这不是我们的作风。我们投C轮的情况都有一点点特殊:可能公司AB轮时还在摸索,在C轮时他们迭代了模型,这算是一个新的开始。但整体而言,C轮在我们的投资中占比不超过1/4。

 

投资领域方面,DCM一直坚定看好中国的科技创新方向。我们核心还是以互联网和科技为主,注重新一代的社交,电商消费方面也会去看——而且如今的社交和电商也越来越混合了,有点摸不清楚到底算是社交还是电商。

 

36氪:新消费和医疗健康是今年最被高频提及的两个领域,许多基金都在向它们无限倾斜,DCM的态度是什么?

 

林欣禾:新消费这个东西,确实会有一些国内品牌替代国外品牌的机会,代际更迭会持续有新品牌崛起的机会。短视频这类的新媒体形态的兴起,也让品牌的成长速度大大加快。

 

我知道有些品牌可能号称“把海外品牌给赶出去了”——所谓的国产替代。国外品牌的设计师都在国外,他们做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好,但并没有那么适合中国人、不够本地化,这确实给国内的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机会。我同意。但是国内的竞争也很激烈,可能会越来越激烈。如何构建护城河来应对后来者的竞争是我会关注的问题。

 

相比而言,在DCM比较关注的互联网科技领域,first mover advantage,先入者的优势很强,等到后面进来的时候,可能大局已变,而且互联网有网络效应,越多人用,对应用的每一个人的价值越高。这点新消费就不容易做到。

 

医疗健康领域,如果指传统医疗的话,DCM没有那样的基因,我们没人是生物医药出身的。我们主要还是看医疗跟科技/互联网结合的模式,比如我们在A轮的时候投了丁香园和好大夫,我们还是康龙化成的第一轮机构投资者,他是家做制药行业CRO的公司,现在也有七八百亿人民币的市值。疫情对于telemedicine带来了行业性的利好,AI对于制药行业也将带来深远的影响,都是我们在持续关注的机会。

 

36氪:8.8亿美金在VC的单期基金中已属相当可观,但在今年,很多投资人说早期创业者锐减、项目青黄不接,DCM的体感强烈吗?

 

林欣禾:我个人感觉没有,反而是觉得早期项目价格下降了。以前大家的钱可能比较多,有些A、B轮(的项目)我们还没有看到,就已经被更激进的基金签掉了。现在因为疫情和经济的影响造成早期投资回报可能达不到预期,很多基金往回缩,反而我们比较容易看到更早期一点的项目,价格也比较理想。

 

另一方面,我觉得真正想要创业的人不管情况好还是不好,他都会出来的,我觉得聪明的人就是要跟时间赛跑的。

 

还有另外一种创业者是看风怎么吹,看到有很多人在给钱,他心就痒,就出来创业;没有人在给钱,他就有点怕。这种创业有点机会主义吧,这也不是DCM要寻找的创业者。

 

36氪:DCM历史上的成功很大程度源于你们在单个项目中的极早投入和极大占比——比如58同城、唯品会、快手等,你们的占股一度达到20%。但随着创业者的普遍成熟,以及头部基金的规模越来越可怕,坚持这种打法的难度在加大吗?

 

林欣禾:你讲的是对的,但也不一定对。

 

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有第一次创业的经历,他还是需要有比较强的基金来配合,而不是说去找很多基金一起七嘴八舌:一个跟你讲东,一个跟你讲西,一个跟你讲说不要动。   

 

对创业者来说,更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主要的投资人来跟你同一条船。太多的基金,每个人都只有3%、5%,我觉得他们都会有一点不专心。甚至是在你遇到困境的时候,你要找人家帮忙,别人的利益在哪里?

 

创业者跟投资者要互相匹配,这就有点像婚姻吧,你得喜欢我,我得喜欢你。我觉得这种需求是永远存在的,不会因为时间而变的。而且,DCM比较喜欢投更革命性的一种商业模型,跟大家走相反或者比较冷门的道路,所以可能我们碰到的第一次创业者也会比较多。

 

36氪: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科创板的开闸等变量,人民币基金市场越来越转强,DCM之前对设立人民币基金保持观望,现在呢?

 

林欣禾:我们是有积极地在关注,也设立了对应的人民币主体。但我们的态度还是比较看早期,人民币晚期项目不太适合我们。我们还没有想要去做Pre—IPO或是晚期项目,当然我们美元也很少去投资那种一两年就上市的公司。

 

36氪:你们对人民币市场还是保守的。这回到关于DCM的最重要特质——进入中国14年,你们似乎一直鲜有变化:团队人数至今8人;不设专职投后岗;坚持少而精。但中国创投市场始终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你们有尝试过做些改变?

 

林欣禾:今天哪个资本市场好,后天哪个资本市场好,我们不会太关注。从我们投进去到退出可能已经七八年了,其实(没法)拿今天的情况来预料说七八年以后会怎么样。如果VC只是在意一时的环境变化,那你不是来谈投资的,你是来谈投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