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厚博总裁应邀出席首届(中国)东莞股权投资高峰会
发布时间:2012-12-21   信息来源:东方富海

2012年12月18日,公司程厚博总裁应邀出席首届(中国)东莞股权投资高峰会,以下是会议访谈实录:

 

       主持人:刚才的补充时间就到这儿,接下来还有新的问题要问大家,大家现在很关心资本市场已经上2000多家企业,还有很多企业没上,基本第一第二第三都上了,第四第五第六还有可做的吗?第四第五第六的机会在哪儿?哪儿行业里容易出现新的冠军?你们的眼光聚焦在什么行业?

       
    程厚博:我接着讲一下这方面,我是东方富海的程厚博,刚才主持人问的问题很好,但是我的想法是不用担心,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美国整个经济和上市公司的数量跟中国比,中国的数量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发展,至少还有好几千家数量的空间等待我们去挖掘;第二个就是大的行业市场非常大,可以容纳很多家,在细分行业里面也是在发生变化,市场的定位有已经形成传统的市场,有可能由于技术或服务的创新会制造出新的行业来,我打个比方,比如支付,以前是在银行拿存折排队,后来有了电脑,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支付,现在可能有了无线移动,我们可以拿着手机支付,未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弄不好大家根本不需要去网点,就拿着手机,所有的事情就搞定了,它会创造出很多市场机会,所以说不用担心市场被前三名占了,这样的案例也非常多,我们在讲创新的时候,一种是企业在原有的市场里面通过自己的技术改造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是一种方式,我们现在更加喜欢的是,可能由于新技术去创造一个市场,比如像腾讯的QQ,可能它对整个通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可能将来引出更加巨大的市场。至于我们喜欢投什么样的东西,东方富海有一句说法,在中国的土地上,跟党走,听党的话,这肯定是没错的,所以我们主要在4+1的行业里面做一些重点的投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健康医疗、消费品、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业,我个人非常看中先进制造业,而且这一块正好是我们东莞的强项,东莞现在从整个产业升级改造中,东莞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国制造业转型的状况,我自己觉得中国要强大,那些虚幻飘渺的虚拟经济是有贡献的,但是我更喜欢实体的,尤其是制造业,我们中国可以说已经是世界制造业的大国,但还是制造业的强国,强国的定义是什么状况呢?实际上我也看了很多地方,包括像常州、东莞,东莞有很多企业家在细分市场可能已经是全球的前几名,实际这种情况多,遍布中国,特别细分的市场里面有中国的企业,已经能排到前面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我觉得中国的制造业从大国到强国,有一个从数量往质量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怎么看?在一定程度竞争的结果就是可能首先以价格的优势把国外的对手挤出去,下一波就是去引进人才和技术开发,我现在已经看到很多企业请了美国、德国、日本的专家到公司来,把别人的人才撬过来,这是很大的进步,一旦哪一天他把中国自己本土的人培养起来了,自己企业在设计上已经能够领先的时候,这时候可能即将要发生本质的变化,创新已经走到前面,未来就有市场的定价权,那时候真正能变化制造业的强国,我们现在是产品制造业比较强,但是我们的装备制造业还比较落后,装备制造业也是基础,我希望未来在装备制造、产品制造两个方面能实实在在变成强的,整个国家的基础就变强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程总,刚才谈到你们青睐什么样的企业,您觉得现在的企业,当然我们说IPO不是唯一的途径,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谈到二级市场,有很多人说明年的市场非常值得期待,至少是小牛,觉得现在是非常重要的转折期,觉得这个底打的非常扎实,因为今年下半年惨烈的行情会迎来未来的春天,假如这个前提是成立的,这个假设是对的,您认为明年股权投资的状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程厚博:我在10年之前是做证券的,这10年是干这个活的,最终干到现在,我基本上不看股票了,实际上刚才王总已经讲了,做股权投资做到最终,真正去做投资的,我们中国可能在前面几年是历史的机遇,我们所谓的红苹果,因为没有被开发,遍地都有成熟的企业,证券市场差价那么高,资本的红利很高,所以说那时候大家为什么随手去抢一个上市,是IPO导向的。做到今天,实际上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回归到本原上,因为证券市场回到自己理性的价位上,投资机构也要面对这样的状态调整自己的思路,所以刚才可能有个结论,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就是差异化,怎么差异化?每家基金找自己的特点,除了后面有很大权利背景的机构之外,一般的机构可能都会选择投资阶段前移,投早一点的项目或者更加专业化一些。说到这儿,这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刚才说要举例子,实际在中国投中小企业、早期创业的企业,风险是非常大的,实际上我们的经验,如果投很早的企业,成功率确实是比较小的,这对投资机构就是考验,我认为去年开始,整个中国的投资机构已经在大规模洗牌,原来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不存在了,原来是只要三两个人合起来凑点钱就是基金,就可以投资,他认为很容易,拿钱给他就可以,给钱有什么不容易?未来这些年洗牌会洗到让那些不专业、不懂得投资的企业都淘汰出市场,未来剩下的是会看项目的,而且你有专业方向能力,包括你对这些企业还有服务能力的,这些机构才能存活下来。我们现在面临这个选择以后,我们在策略上已经把整个基金从原来一个基金20多亿、30亿的综合性基金开始划类,我们从去年开始成立的都是专业性的,生物制药的、现代农业的,只要建立专业化的平台,才能聚集专业化的人才,如果在大杂烩的锅里面,培养不出人才,我们用平台的专业化吸引人才的专业化,然后我们才能投出专业化的项目,也能对他们进行服务,这样是立于不败的方法。

 

       主持人:前几个月我看到一些报道,温州、东莞有些企业因为外向型经济占的成分比较多一些,受到一些经济增速放慢的影响,出现一些破产或者向下停滞的状况,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讲,现在是不是购并的好机会?对于别人,对于他自己来说。

 

    程厚博:我先补充一下王总讲的,可能对我们投资机构,包括创业企业来讲,咱们现在已经看到直接上市,IPO是独木桥,不能完全走的路,包括证监会在考虑,并购应该是最大的机遇,像美国这些投资机构,上市的比例很少,大部分是并购,实际上并购有两个要素要解决,第一个就是王总说的,企业家自己的理念转变,第二个借这个机会我继续呼吁,实际上是我们并购监管政策的问题,只要有机会,我都会放话,在创业板没开的时候我们整天说要开创业板,创业板开了以后,我觉得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把并购的换股市场化,而不要放在证监会,不要现金交易,如果能市场化做并购,比开一个创业板还是更大的利好,能解决投资人、创业者所有的需求,我觉得这是我最期待的,未来政府能够在这方面开放的一个想法。

 

    主持人:这个市场做好,不一定非得通过IPO的方式做吐故纳新,我们的并购本身就是吐故纳新。

 

    程厚博:可以这样想,比如创业的年轻人,不是说我创业,一定把公司做上市,我做的很小,可能上市公司看上我的话,我们之间可以发生对接,刚才王总说的东西就很难做,发生了经营权转移什么的,我们现在又是单项的,如果很容易市场化,和上市公司对接,把整个股份换到上市公司,我们变成上市公司的股东,自然不需要现金,交易成本很低,也非常快,创业者有多的出路,投资机构也更喜欢投早期项目,不一定要等上市,这是我们很期待的一件事。加强创新,继续做细分行业里面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