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东方富海顾永喆: 疯狂之后新三板需要坚守价值投资
发布时间:2015-09-29   信息来源:新三板府

据清科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国内约有2000只以新三板投资主体的基金(拟)发行,按每只平均规模2.45亿计算,新三板投资基金的总体规模约为5000亿。因此,无论是机构数量还是基金总额,都可以说是达到一个井喷的程度。但如何投资,是博短还是坚守长线?而面对新三板目前呈现出来的一二级市场冰火两重天的状态,市场又该如何看待?

带着上述问题,府爷近日独家专访了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富海”)合伙人顾永喆。

(顾永喆简历)

 

1
全面布局新三板
 

 

在国内一流的人民币PE基金或者创投基金当中,东方富海是第一批成立专门新三板基金的。

据顾永喆介绍, 东方富海从去年开始就筹建了新三板一级市场基金,规模达到4亿元,目前募集资金已经全部到位,专门投未挂牌企业,目前已经运行了大半年。今年,东方富海又设立了新三板定增基金,也就是一级半或偏二级市场的定增基金,今年年底东方富海还可能会再成立新三板并购基金。而未来,如果新三板做市商向PE或公募基金扩容的话,东方富海还将会成立做市商基金。

事实上,今年3、4月份,在政策预期等因素推动下,新三板市场逐渐升温,三板做市指数周涨幅甚至达到过32%。火爆的行情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催生了大量专注于新三板的金融产品,许多资管产品一经推出便被抢购一空,甚至被“秒杀”。

而彼时的东方富海仍然按兵不动,甚至放缓了资金募集的步伐。

“今年4月份,我们觉得新三板太火了。当时大家热情都比较高涨,在这个时候募资当然是非常容易的,但当时我们非常冷静,因为东方富海,从董事长陈玮到整个三板团队,都觉得要坚持长期投资策略,不要3、4月份一下子募几个亿进来,结果投不出去或者投的比较差,这个就不利于我们未来在这块的战略布局,所以在4月份我们停止募集定增基金。”顾永喆表示。

而事实上,市场表现正像顾永喆和他的团队预测的那样,随着6、7月份股灾降临,新三板的交易量也开始大幅萎缩,从4月份的历史最高点52.29亿跌到7月份的2—3个亿。

“随着6、7月份整个市场开始冷静下来后,我们发现确实有一批,包括我们自己储备的项目,至少从价格上来说,已经比原来更具有投资价格。当然并不能说原来高的时候就没有投资价值,只是在市场冷静下来后,投资安全级别更高,投资价值更好了,所以我们在7月初又启动了定增基金的募集。”顾永喆说。

但顾永喆同时也坦承,虽然7月份的募集难度要比3、4月份难,但是整个资金的募集计划还是比较顺利,东方富海三板定增基金差不多用了1个月的时间就募集了1个亿。预计明年上半年,东方富海新三板定增基金达到5—10个亿是比较可期的。

可以说,围绕新三板,东方富海全产业链的投资雏形已经初现。

 

2
坚守长期价值投资策略
 

 

而相比较于天星资本的凶猛,中科招商大手笔豪赌A股大底,东方富海在新三板的投资策略显稳健。

“新三板的投资逻辑必须坚守价值和分布投资的策略。”顾永喆在接受府爷采访时表示,“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甚至以后的做市商基金和并购基金,在整个投资产业链中,我们的投资策略必须分布投资。”

而所谓的价值投资,在顾永喆看来存在两个理解:一个是战略性的机会,一个是战术性的机会。“战略性机会就在于一级市场,而战术性机会就在于顶层,但这两个也不能完全割裂。东方富海在投一级市场的时候,就是投未挂牌项目,而一级市场投资的项目,同时又必须是后面一级半或二级市场投资的储备项目;同样,一级半或二级市场投资的项目也必须是未来并购基金的储备项目,只有通过这样布局才能形成投资产业链,业务可以互相进行合作。”

顾永喆说,打个比方,一级市场投了以后,二级市场基金再去接的话,接的也不是老股,因为它是新增基金,在定增的时候是35个投资人同时去认购,因此就有不同的操作价格,这样一来就可以一拆几支,既得到收益最大化,同时也避免了利冲。

同时,东方富海在每个产业链的投资策略又不一样,一级半市场里要把A股操作思维和PE合起来,也就是说在定增选股的时候,还是要看企业本身的价值,同时还要抓住市场机会,加快资金流动性和投资组合的滚动;而二级市场的基金,肯定又不能用PE的投资去做。

顾永喆称,新三板和A股的流动性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如果纯粹把二级市场的投资思维搬过来,那就完蛋了。因为从流动性来看,新三板有些股票2年还能退出,但有些股票还不一定能够完全退出。

事实上,从目前的投资实效来看,东方富海一级市场的几个投资运作得还不错。

“我们投资的第1个项目,现在估值已经翻到7-8倍,投的第2个项目估值也已经翻了3倍。现在在一级市场东方富海已经投了10多个项目,其中有2、3个项目顺利的话估计年底都会挂牌,而挂牌以后估值还会更高。”顾永喆表示。

 

3
未来要加大油门
 

 

今年8月末,新三板总市值为已经达到1.4万亿元,而从100亿到1万亿,新三板也才用了两年的时间。因此,对于新三板的未来,顾永喆充满信心十足。

“对应A股市场,股灾之后,沪深两市总市值大幅回落至40万亿左右。按照未来新三板1-2万家的规模,我们预计在3年以内,新三板市值会超过创业板,5-10年新三板超过A股也是可期的。而9月1日起,新三板已经定义为场内市场了,因此,从市场容量看,未来会有大量的资金涌入。”顾永喆说。

尽管眼下,随着成交量的持续低迷,分层、转板、做市商扩容迟迟不能推出,唱衰新三板又甚嚣尘上,但顾永喆却不这么认为。

他表示,很多人认为新三板都是小微企业,和创业板和A股企业大体量企业无法比,但我们把已经挂牌的这3000多家一次性报表拿出来看,发现有1/3的企业净利润是超过1000万的,而这1/3的企业当中,又有一半以上的企业连续两年达到创业板标准。

“从ROE来看,连续两年达到创业板标准的新三板企业,它的ROE又超过了创业板。也就是说,新三板未来如果去做一个估值模型的话,至少这1/3的企业还是不错的,而里面又有很多企业净利润超过3000万。因此,新三板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都是烂企业,至少这1/3的企业是很好的,这里面就蕴含着巨大的投资价值。”顾永喆称。

而随着IPO的暂缓、中概股的回归,以及公募基金的入市,未来将会有更多优质企业和雄厚资金进入新三板。

“可以说,随着整个市场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完善,从长期和短期来看,市场机会都已经出来了,所以东方富海是比较坚决地在新三板领域进行布局的。在上个月,我们已经开了一个合伙人会议,会议上把新三板业务作为东方富海未来基金板块当中重要工作来做。过去,我们在新三板上是踩了刹车,现在就要适当的加大油门了。”顾永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