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下午好,非常感谢并购菁英汇邀请我来参加这次交流。大家有没有一个感觉,刚才有几位嘉宾感觉是来 PK 的,还好我是来看 PK 的。投资人怎么去看这个行业,机会在什么地方,投资人是自己有他一套逻辑的。我是东方富海的合伙人周绍军,今天想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领域有哪些方向是我们感兴趣的,未来有可能我们进行投资的地方。
所有的现实都是虚拟的
投资人在做投资的时候首先会有一套自己的逻辑,什么逻辑?也就是说,未来是什么样的。你在三十年前可能想象不到今天的样子,我们拿着手机,不用钱可以跟美国人在一起交流,你可以拍个照片,很快在那边就可以看得到。但是三十年前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作为一个 VC 首先我们要想象未来是什么样的,从未来寻找我们的投资逻辑。
就 VR/AR 这个事情,我们首先在想,未来很多方向都是可以应用这种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将来我们打游戏的时候怎么打,刚才有位嘉宾说了游戏是个很大的市场空间,我们打游戏的时候用 PC 打吗,用手机打吗,是用硬件吗,是不断走不断瞄吗?未来我们看直播怎么看?我们在 YY 上看吗,在手机上看吗,还是拿着一个眼镜看?包括很多宅男,我觉得这个行业并不避讳,将来我们还需不需要伴侣,需要的还可以需要,不需要的你可以找它。
还有很多其他的细分领域,比如说房地产,我们现在看到很多项目,跟我讲,我不用去现场看房了,我们可以虚拟看房。我们可以看到零售,最近淘宝推出戴着眼镜可以去做电商。零售、教育,所以未来这些领域还是不是按照我们现在的方式去学习、去玩乐、去购物,可能随着 VR 跟 AR 的出现,这些场景都会改变。
我同事帮我找了一句话很有意思,拜伦森说过「所有的现实都是虚拟的」。所以未来再过两年,其实我都不需要来这里,可能我在家里,或者要从机场去上海,我在机场找个空间,大家戴上眼镜,就可以看到东方富海的周绍军在这里讲这些东西。未来也许是这样子的,很有意思。
现在投资人在投资什么方向?
对于 AR/VR 来讲,有几个特征是很值得关注的。首先是想象力,刚才有一位九宇的嘉宾说他到硅谷去体验 Oculus 硬件以后的感触,想象力,交互性。也就是说,我能够跟我在所感受过程中的一些场景进行交互,他可能是跟场景交互,也可能是跟场景里面的角色进行交互。
最后一点,交互会有真实的感觉,沉浸感,我是很畏高的人,所以我没有办法去坐街头的体验店,我受不了,因为太逼真了,所以沉浸感很重要。
围绕着三个特征,就会产生一些相应的生态。比如说前面很多嘉宾也提到,我这里只是换一个方式表达,内容、硬件的引擎、传输技术、显示设备、输入系统、开发工具、应用平台等等。所以常常有人说,周总,你们在投什么东西,VR 你们怎么看,AR 你们怎么看,怎么投?其实这个方向是很泛的一个方向,它也许是一次革命,不是说简简单单地投头盔、投一个输入设备、投一个应用平台,这里面如果细分的话太多了。
我们其实可以从一些大公司的部署,从一些 VC 投资的事件上感受出来他们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比如我们看到 Facebook 收了 Oculus,我们看到微软投了 Hololens,最近谷歌的 Cardboard 就不讲了,这个太 low 了,但是 Magic Leap 是个非常牛的东西。索尼、三星、HTC 就不一一去说了。
大家看到他们投资的是什么?全部是头戴式设备,全部是硬件,说明很多巨头都认为也许从头戴式设备上是一个有可能的方向,但是这个值得探讨。
我们想一想,历史上 PC 互联网也好,移动互联网也好,首先起来的都是硬件,从台式机到笔记本电脑到手机都是硬件的发展,从手机上看最早是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今天我们用的是苹果、小米和华为。这说明也许起来的时候是他们,但最后独领风骚的时候未必是他们。不过没有关系,作为一个 VC 我很乐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但是我要做的事情是,在摩托罗拉起来的时候我要投到它,在苹果起来的时候我要投苹果,这是我做的正确的事情。
所以现在 AR/VR 刚刚起来,大公司做这些布局,也就是说明有可能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硬件的投资,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在这里见到了两家跟硬件相关的公司。刚才有位嘉宾也说到了这里面的细分,比如 PC 主机的 VR。
其实当时没有想到这个行业会发展这么快,现在会变成这么热的话题。我觉得 VC 实际上看不到太远太远,只是说现在某个阶段有可能成为一个潮流或者方向的,他就应该去布局,所以有时候不要把 VC 想得太复杂。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方面其实已经有很多公司在做,而且有的公司已经拿到了很多钱。
在移动 VR 领域实际上也有巨头在做,我们也投了一家,但实际上我们在投的时候也不知道他要做 VR,当时他做的是手柄,当然,现在手柄成为其中一个设备了。所以这个领域里面也有很多公司,也有很多公司被投资人投资了。
实际上 Magic Leap 我觉得是很难去分的一个东西,说它是 VR 显然是不对的,我们只是暂时把它放到了全息领域,不知道对不对。像这两家公司实际上现在估值是非常高的,之所以会估值那么高,实际上我有个观点,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对不对。
如果你想知道技术怎么走,你多看一下美国的电影,美国的很多科幻电影最后里面所描述的东西最后都变成了现实。Magic Leap 为什么那么酷,你想想《钢铁侠》里面那个 Tony Stark 在寻找一个核心的关键的东西时,他实际上是用一个类似 Magic Leap 这样的东西去实现的,一个类似全息、裸眼看不到的不需要任何设备的东西,他可以把设计、模组分开重组在一起,各种面去调试它,如果这个可以做到的话我相信在工业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个领域后面可以看到它的市场空间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说它价值那么高。刚才有位嘉宾也说了诺亦腾,因为我没投,也就不多说了。
在虚拟摄影里面,比如刚才有位嘉宾也说了 360 摄影,这里面有大疆创新,亿航我们也投了。但是未来它会做到什么程度,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作为一个 VC 我只是认为他们有机会往这个方向去走,作为我们来说适当的布局是应该做的。
在外设方面也有很多,在媒体方面也有很多,所以这里面你要说 VC/PE,你问问你去基金从业考场旁边的大佬有没有投,我估计你问十个至少三四个都会投里面的公司。所以投资领域里面的机会在什么地方,我认为每个地方都有机会,但是你要看你是怎么去进行布局的,最好的布局就是你把整个产业全部投完,但是未来产业链是不是按照你想的方式去发展,它是不是按照现在的方式去划分的,我觉得今天是对的也许明天就不对了。
还有内容分发平台,实际上暴风是一个很值得争议的公司,上次它所做的事情、所讲的故事,它的估值到今天变成了另外一个形态,我觉得它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但是不管怎么样,中国资本市场就是这么一个平台,它给你一个机会。比如乐视的贾跃亭,在上市前它的估值只有几个亿,今天人家就凭着很多东西可以做到上千亿的市值,所以就要看创业者对于未来怎么去布局。实际上内容分发平台也有很多可以投资。
刚才赵总说 HMD 投资金额最大,这个毫无疑问。实际上在 2016 年过去 12 个月里,我们看到的数据是,AR 跟 VR 拿到的风险投资大概 17 亿,包括硬件、视频解决方案、服务、游戏、营销等等,其中有一半是投在设备。其实这也印证了 VC 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前面大厂家的布局。
我相信在座的很多去尝试过头戴式设备,它没能成为一个完全贴近消费者的产品,它的感受其实还是非常差的。包括它的接口标准都不一样,导致很多内容开发商没有办法去做很多的适配。也就是说拿三星的戴完以后,你要想去用 3Glasses,它可能不兼容,我不知道,也有可能是你用别的产品的话,它没有办法去跑同样的内容。
在移动 VR 方面,我自己觉得他们的预期有点乐观了,如果没有把基础的硬件做好,他没有把相应的生态做起来的话,会不会在五年他就跑到这么大的量,我觉得是不一定的。因为从 PC 来看,从移动互联网来看,电脑跟手机其实跟内容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完全相关的,电脑作为处理文字的工具,手机作为处理通讯的工具。但是随着它的硬件的发展,不断地更新换代,后面内容就变成了非常重要的部分。
但是 VR 刚开始它的出现就必须要它跟一定的行业应用内容相关,所以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厂家在做的时候他们做得很辛苦,因为他没有相应的内容或者行业应用,能够让他们直接切入直接产生作用。而且还有一点非常可怕,你做到相应行业的切入以后,最后是不是你做了先行者,最后成功者是不是你,这个都不好说。所以这对于很多厂家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刚才说到为什么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面,在 2014 年跟 2016 年 AR 和 VR 的融资有两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刚才我们说的 Magic Leap。Magic Leap 两轮总共获得大概 8 亿美金的投资,非常大。所以实际上在逐步增长的过程中,如果你减掉 Magic Leap,它是一个相对不错的增长,还不是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么奇怪的增长。但是不管怎么样,整体来讲在硬件、解决方案、广告分销等等,每个领域方面它都拿到不少钱。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国内我们看到很多做游戏、做影视的、做街头体验的,他们都在融资,都在希望说我能熬到最后整个生态链成熟的时候,那我的机会就开始出现了。
未来其实我们也挺赞同这个观点的,AR 的市场份额可能会比 VR 的大,当然,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特别是在硬件方面。因为这个观点很多人都探讨过,是不是硬件,但是我这里是比较认同这个观点的,你没有输入输出设备怎么跟内容匹配。但是也许十年以后、十五年以后内容会起来,但是我觉得是更遥远的事情。
国内的话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家对这个行业的一些看法。我们可以看到相应的内容平台,头盔、HDK 都拿到了一些融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 2015 年拿到钱的一半都是做硬件的,都是跟头盔和眼镜相关的东西。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在内容平台上,实际上很多投资人也开始做布局。这或多或少地代表了国内的投资人对这个行业投资的关注点。国内的巨头实际上也开始有他们的布局,比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里我就不再一一细说。
东方富海是一家VC/PE机构,富海深湾主要投移动互联网、早期项目的团队和基金的。这是我们简单的介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