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富海程厚博:新三板会成助推中国产业转型的最大平台(实录
发布时间:2016-08-16   信息来源:挖贝网

8月13日消息,由新三体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新三板市场交易商大会今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到了1000多位嘉宾,围绕“新三板、新常态、新机遇”的主题举办高峰论坛、企业展览、项目路演、主题酒会及项目对接会等一系列活动。

会议上,东方富海副董事长、创始合伙人程厚博发表主题为新三板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言。

程厚博认为,我们现在每天到处在讲要消费升级产业转型,这个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了。因为现在整个新经济时代,传统行业已经被技术进步、被科技创新融合了。整个的行业形态,比如说像“+互联网”,“互联网+”是反过来,我自己觉得应该是传统的经济+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来改善传统经济提高它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新三板一定能成为助推中国产业转型最大的平台。

东方富海副董事长、创始合伙人程厚博

附演讲实录:

今天非常高兴唐总邀请我来参加这个活动,我跟唐勇先生十年之前我们是同事,这些年来他这几次鲤鱼跳龙门,应该是在不同的体制之下,也是越跳越好,我在这先祝贺唐总。刚才我们听到王老师侃侃而谈讲得非常有道理,我是从一个投资人的角度,我来分享一下自己对新三板的观点,我们新三板的机会。

给我的题目是“新三板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我想肯定是要从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来讲。刚才王老师讲的新经济、新常态,实际上说回来我觉得就是指的我们中国,乃至全球面临了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问题,整个经济如何持续发展?产业转型成了一个最重要的话题。我们整个中国过去十几年、二十年高速成长,靠的是三架马车。现在其中的两架马车已经有点问题了,我们的传统企业对产品的出口以及投资拉动了,这两架马车已经有问题。所以国家也是看得很明白,我们现在每天到处在讲要消费升级产业转型,这个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了。因为现在整个新经济时代,现在可以看到行业已经被技术进步、被科技创新融合了,包括我们现在做投资,实际上我的产业的划分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整个的行业形态,比如说像“+互联网”,“互联网+”是反过来,我自己觉得应该是传统的经济+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来改善传统经济提高它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比如+互联网人工智能产业,还有大健康、新能源,所有的这些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业态发生了很大的一个变化,传统的细分的那种行业已经发生了一个融合。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经济要持续成长,产业转型升级必不可少。

第二方面我们可以想想,产业转型升级是怎么来的?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波的产业转型升级它的推动力是技术创新驱动下的产业转型升级,而且是全球性的。现在我们由技术创新,一些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思维的方法,甚至也改变了我们企业的商业模式。所以它这个应该说是一个,我们可以看到大家整个的经济形态,从传统的商业到电子商务,传统的制造到人工智能,当然还有粉丝经济、自媒体,甚至像共享经济。

刚才王老师说了,我们新经济里头要找短板,现在新经济里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我做企业我要做我的长板。我什么东西长,我就尽极致地把我的长处做到极致,这样有共享经济。我的短板可能是别人去做的,但是我是把我的长项发展到极致。

我们也可以看到,过去传统上我们企业搞经营,我们考虑的是怎么样让我们提高市场占有率。而现在会发现,由于新的技术创新的出现,可能除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其中一种方法之外,还有可能由于技术创新的出现,他引导了一个需求,创造一个新的市场,我们现在分分钟都可以看到,可能由技术创新来创造出的一个新的市场。应该说技术创新是推动这一次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最主要的推力。

现在国家也意识到这方面,但是应该怎么样去转型升级?这实际上还是要探索的一个问题。当然我们最近也感觉到一些情况就是,政府的资源在快速集中,投资最近会发现一些现象,过去两三年之前比如我们发一个基金,100亿的基金就非常得大了,可能都要引起轰动了。但是现在基本上分分钟可以听到,很多地方是1000亿的基金,国家的几个部委在筹划几个千亿的基金。深圳有两个千亿基金已经落地,一个是1000亿的引导基金,还有一个是由深圳国资委主导筹备的1500亿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基金。我到其他地方也会碰到,最近也碰到湖北长江产业基金,他们也是号称是1000亿以上的。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政府可能也非常着急,怎么样才能让经济持续地成长,怎么样去完成产业转型升级。所以他用了极大的力度来集中这些政府的资源,希望通过政府的推力来快速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当然,这种做法合不合适,符不符合经济规律?这个有待于观察,起码可能跟这种市场经济的潮流不是很吻合的。我觉得它的这种导致的结果,也许在五年或十年以后可能会显现出来,但这是一个现状。

我们产业转型升级本身要依靠什么呢?有三个方面。第一个依靠创新创业。这个就是国家现在支持的,这个没错。第二个一定是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持,以及资本市场的一个全力地配合。三个东西配合到一起,才有这么一个快速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创新创业最大的动力来源是来自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发展又离不开VC、PE这些投资机构这些资本。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资本市场的形态,这个循环是形不成的。我们记得非常清楚,当年如果说我们不做股权分置改革没有全流通这件事的话,大概在2005年左右,基本上中国那些投资机构关门了。我当年跟唐总在创新投时,创新投是规模最大的一个还有点子弹,我知道非常多的公司已经快弹尽粮绝了,资本的平台非常重要。只有把项目、产业跟资本友好地融合起来,让它也有合适地退出渠道,这个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从这个观点来看的话,我们今天的新三板就特别地重要。这个“小三”不一般,它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咱们的老大、老二太高大上了,我们可以看到一年能够去IPO的,一年能够去实现上市的这个数量是非常非常少的。王老师刚才讲中国有三千万家的企业,有多少企业可能走上那个独木桥呢?而且按照我们现在的这种管理体制,就算有些企业能上市,他又能对经济做多大贡献呢?因为我们应该是让社会资本大规模地进入到大量的创业企业里,它才能为整个经济发挥作用。但是我们现在整个现在的制度,老大、老二这个板块并没有很有效地把社会资本引入到这些中小企业,引入到创新创业企业。所以我们觉得老三出来得非常合适,我们也可以从今天开会这么高朋满座,也可以从这两年新三板发展的速度,刚才王老师也讲主板两千多家,而新三板就这么一两年时间就已经五六千家。这么快速增长的数量说明什么?说明大家对新三板给予非常好的希望,因为它比较接地气。

新三板对推动我们的产业转型升级一定是会发挥非常巨大的作用的,这个题目本来就是这么一个结论。最后新三板的建设当中,中国国情,刚才王老师已经讲得比较清楚了,新三板要有这个耐心,要等待,因为我们的政策、监管不一定会能够像我们想象当中的,能够跟随市场的节奏。但是新三板又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事情,就必须靠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现在这样我们的机构投资的所有的企业,如果他不能IPO的话,我们一般都鼓励他到新三板来上市。尽管新三板现在还有很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刚才王老师说交易量问题。我跟有些管理层的人也交流过,总体上从他们反馈的信息来讲,对新三板的定位就是有一定的问题。或者换一个说法,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我们把新三板如果不换现在这个监管机构的话,随便换一个“家长”,是不是会干得更好一点?让他适度地有一点竞争是不是更好一点?只要给新三板一丝的空间,新三板就会很快地能够对主板造成竞争事态,它应该是完全接地气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但这个需要大家共同地努力不懈地努力,可能过程中还会碰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能挺过来,我相信新三板一定能成为助推中国产业转型最大的平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