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富海的时光,还是在从事创投行业的更长时间里,我最大、最深的体会在于,这个行业需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从上世纪开始的坚持
富海十年,我只参与了其中的三年。但要说我跟东方富海的渊源,那就要长得多了,不得不从创新投年代说起。现在的诸多领导、同事,都是从创新投开始结缘的,转眼就快二十年啦。上个世纪,准确的说是1999年6月起,我有幸参与了深圳市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现在叫创新投资集团了,一度为了简称究竟是“深创投”还是“创新投”,非常的纠结……还好没叫“深风投”……)的筹备和设立,当时我还是一个研究生没毕业的毛头小伙子。陈玮总一直开玩笑说我比他进入创业投资这个行业还早,但事实真相是,我虽比他大概早半年到深圳,从创新投的筹备组成员做起,还有参加首届高交会(那一届可有朱镕基总理亲自出席)等等,但一直到2000年4月10日,要比陈总晚大概四个月,才“正式”进创新投,之前都属于实(da)习(hei)期(gong)。我当时完全没有想到,这个机会对一个才20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有多么珍贵。现在有不少来东方富海的年轻人,年龄跟那时的我差不多大,要好好珍惜机会呀。 我当时更加没有意识到,在一个更大的层面,其实从1999年算起,中国创投行业的时间才真正开始,逐渐迎来绽放和绚丽。深圳各级决策者表现出了非凡的远见、洞察力和决心,在这个光环照耀加持下,我极其幸运地踏上了第一波。前后左右看看,凡是坚持下来的,结果都还挺不错。
创投领导者和参与者的坚持
深圳的创投行业,气氛一直亲切友好。从1999年开始,在政府的主持和召集下,会定期不定期地召开联谊会,可以说是全国第一个地方性创投行业自律组织——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的前身。这个公会规格不低,分管副市长几乎每次都从头到尾亲自参加,人少就开半天,人多就开一整天。
在故纸堆里翻到一张当时我做的表格,那是1999年11月深圳市创业投资联谊会第一次活动的代表名单,到会人数总共不到30人,机构只有10家,上世纪末刚刚起步的深圳创投行业大概就这个阵容哈:
这个表很有意思,参会者可以分为三类:
1、政府领导:总共有7人,其中6人先后成为了深圳市的副市长,剩下1人现在是区委书记,还是全深圳乃至全国创投机构最集中的一个区;
2、境外投资机构:好像只有IDG坚持到了今天,常年排在各个排行榜的前列;
3、境内投资机构:创新投也坚持了到今天,常年排名比IDG还更靠前。高新投也坚持到了今天,成了金光闪闪、响当当的一块招牌。
在这次会议上,讨论的退出问题、外汇问题、政府的角色问题,居然今天还存在,还是热点和矛盾所在……
不过有一点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当年在联谊会上,连一家民营的PE/VC机构代表都没有,这在今天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寒冬”中的坚持
在同业公会成立之后,联谊会还继续开了几次,我最后一次记录是2002年2月的第六次联谊会,在高科技板/二板/创业板无限期推迟之后。
跟今天的“寒冬说”相类似,那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渡过困难期”。应当说,当时的困难是真困难,说好的这个板那个板,等来等去,啥板也没等来。创投行业的问题倒是一大堆,要撤资的、炒股票的、倒闭的、巨亏的等等。国务院还派了专题调查组来清理整顿,总之就是一片凄凉。
我觉得这一相对困难的时期非常必要,这一阶段对于大家克服浮躁、盲目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不光克服我们自身的,还有来自社会包括出资人、被投资的企业。我认为我们的理念更加符合实际了,更加符合VC所要求的标准,我们的做法更加务实了。
回过头,假如2001年创业板推出来了,将是一个什么局面,我想是一哄而上。我们以前期货业、证券业、房地产业所出现过的问题可能会重演,还可能重演一大批高潮之后,深陷其中的困境。
去年北京来深圳和上海考察调研VC,在深圳呆了两天,走的时候和我交换意见,总体上对我们深圳创投业的评价是肯定的。但即便如此,也提出了清理整顿的措施,认为需要停一停。我一听就害怕啦。当然这是在调研中间交换意见,并不是决策。
后来我就说了,第一,创投业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别看企业数量多,但真正与我们新产业的需要还差得远呢,离基本的群体规模还差得远。这个行业还没有到清理整顿的阶段,而是处于扶植和推动阶段。就象部队带兵一样,总得先把兵招齐了,才说得上培养训练一只有战斗力的队伍。好在他们回去也没怎样。所以一开始我就说要充分地认识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因为紧紧抓住这个阶段,夯实自己,端正与我们这个行业相关群体的理念,很有意义。
有这样的精神,有这样的氛围,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渡过的呢?在那之后,深圳创投行业几度寒暑,坚持走出了自己的路,现在全国也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了。
在东方富海的坚持
2014年2月27日,挺吉利的一个日子,兜兜转转之后的我正式入职东方富海,负责有光荣历史传统的研究部。 很多人问我,这个研究部到底是干啥的?其实真的没有研究啥,除了一些鸡毛蒜皮之外,我真正在东方富海做的第一件留下痕迹的事情,就是2014年的华锐风电项目,这也是一个关于坚持的很长的故事,目前还在路上,未完待续。接下来2015年参与的,是努力跟资本市场接轨的工作,包括员工持股、股改、新三板申报、引入战略投资者等等,这是更长、更大坚持的开始。 2016年又开始折腾境外投资,香港办公室,以色列基金,继续咬牙坚持。较为可喜的是,英文水平有所提高;极为可忧的是,中文水平大大下降……
在投资公司工作,最大的挑战就是跟现金流为负的残酷现实做斗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什么我对这公司爱得深沉……都是因为把辛辛苦苦挣的工资全投给公司了……还不够哇……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就是员工现金流老是负的公司!更伟大的公司,是员工现金流为负,仍然保持勤奋和认真的公司……子曰:现金流,我所欲也,赚大钱,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现金流而取赚大钱者也! 瞧瞧这个神节奏:2015年8月18日,管理公司增资;2015年10月13日,股份公司创立大会;2016年9月19日,又双叒叕到缴款日啦! 增资催人老啊,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用实际行动来表示信心的精神!就是要跟股东和LP生死与共的精神!差点就是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了!
在这样一个领导同事都争(qiang)先(ren)恐(bei)后(tong),把钱投给自己的公司里工作,想偷懒都是很难的。不光公司领导不同意,家里的领导也不同意啊!再不好好干活,家里的钱都要叫你给亏光了!!!二话不说,立马转身看项目做尽调去了……
未来的坚持,坚持的未来
2016年,富海十岁,我已经花了17年专注在做一件事。如果我27年专注一件事呢?富海二十岁,花样的年纪,朝气蓬勃。37年专注一件事呢?富海三十岁,而立之年,还是那么风流倜傥。……到77年的时候呢?富海就光荣的七十古稀了,那我也应该修炼成精啦!!!
希望能有机会,坚持到底,跟各位可爱的领导同事一起,修炼成创投老妖精,过上现金流为正的幸福美好生活!
——写在东方富海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