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富海创立十周年,十年来富海人见证了中国创投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波折历程,十年来富海人也经历了无数起伏坎坷,黄沙吹尽,始见真金,成为国内一流的创投管理机构。
三年前,与陈玮董事长相识,在陈董“让听见炮声的人做决策”的理念感召下,毅然决然地带领兄弟们一道离开国有投资机构加盟东方富海。一路走来,心怀感恩。可能是年近不惑的原因,在富海的工作生涯也成为了我对投资感悟最多的一段时间。投资的得与失、成与败、苦与乐,投资人的信任与怀疑、坚守与彷徨,都使得我们时常要停下脚步,反观内心,去不断地问自己:投资的本源到底是什么?是明察先机把握风口?是洞悉人性赌对团队?是完善流程防范风险?凡此种种,既是也不是。投资,注定是一场艰苦的修行!
投资需要坚守
前些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说弘一法师当年执意出家,出家后竟后悔了,因为发现佛门原非净土,故想还俗。他的朋友就劝他说:“原先不赞成你出家,既已跨出了此步,就不要回头了。”弘一听劝,打消还俗的念头,终成一代高僧。每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心生杂念,高僧大德尚且如此,何况凡人。
投资的过程就是与杂念相伴而生的过程,有赌快进快出Pre-Ipo项目赚快钱的杂念,有博超级独角兽一战成名赚最高倍数的杂念,也有力求自创风口为万人景仰的杂念;投资的过程又是一个与退却如影随形的过程,在看到你当初极为推崇的项目后续融资被几十家机构Pass时,你会退却!在面临金融危机所投项目退出遥遥无期时,你会退却!在直面LP对你失败项目咄咄逼人的质询时,你也会萌生退却!退却是最容易的选择,而退却又是代价最为昂贵的选择!曾经有一次我和一个被投企业的创始人聊天,他给我分析了这个项目失败的种种可能性,我最后对他说:对我而言,如果你被创业打败,从此不再创业了,才是我们真正的失败!
退却容易,坚守很难。退却可以有一万个理由,而坚守却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坚持,毫无目的的坚持。我想未来如果能够在投资的道路上做出一点成绩的话,唯有傻傻地坚持,暂时看不到远方时,就默默地走好脚下的路,不回头!
认识自己,知行合一
在投资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时常都会问自己“投资最难的是什么?”我觉得,投资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并做到知行合一”。做投资很难赚钱是因为我们人性中有很多固有的缺陷:贪婪、恐惧、自大、盲从、炫耀、自卑等等,这些缺陷阻碍了我们认识自己的道路。做投资的过程就是与人性做斗争的过程,所以说,投资注定是一场艰苦的修行。
要认识自己,首先需要清空自己,需要有一个静的心态。就像打太极一样,人只有自己处于静的状态,才有可能在推手中第一时间感受到对手的力道和意图。做投资也一样,要在极度清静、放松的状态,以置身事外的视角,向内找寻潜意识里的答案。摒弃掉自己的身份、地位、才识、经验与教训等等固有的东西,才能真正探究到事物的本质。其次需要放下执着心,需要有一个空的心态。不需要别人的褒奖,更不需要别人的批评,无所谓赢,也无所谓输,需要的只是每时每刻面对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内心,批判自己的内心,你内心的东西越少,越能容得下更多的东西,才能拥有更强大的洞察力。
“致良知,而后知行合一”,认识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做到“知行合一”。“知”是在自己内心建立万物客观规律的过程,但要实现从“知”到“行”这一惊险一跃,仍需要我们克服内心的怀疑,外在的质疑,前进中的弯路以及行动中的磨难,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破“我执”,与创业者共同修行
佛教中有一个说法,学佛修道首当其冲的就是破除“我执”,放下执着心、得失心,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投资也一样,投资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快乐和自由,同时也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只有破除“我执”,我们的心灵才没有负担,我们的脚步才变得轻快,我们才能从容地对待世事变化,达观地看待人情冷暖,冷静地审视得失成败,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破“我执”,是一个修行的过程,要求我们打破私欲,拓宽胸怀,提升境界,尽量替别人着想,尽量替别人做事,生起真正利他的心,真正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们常说,在投资的过程中,要做创业者的“帮手”、“教练”和“朋友”,在他们迷茫不知所措时,做他们智慧的启迪者;在他们意志消沉心烦意乱时,做他们耐心的倾听者;在他们奋力前行降魔除怪时,做他们脚下的垫脚石;在他们鲜花环绕志得意满时,做他们身旁的警醒钟。对于投资人而言,要做到这些很难,需要我们破除“我执”,需要我们一辈子的修行。创业的路道阻且长,个中艰辛冷暖自知,每一个创业者都是一个修行者。但是,我想对我们投资的每一个创业者说:在这条修行的道路上,你们并不孤单,我们将与你们共同修行,一起走向人生的彼岸。
我本涓涓细流,汇聚方成富海。在投资这条修行的旅程中,每当我们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们迷失在黑夜里,东方富海就像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赋予我们相信的勇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祝福东方富海下一个十年更加精彩!
——写在东方富海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