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专访陈玮:东方富海要做最值得信任的投资机构
发布时间:2017-11-07   信息来源:东方富海

导语

近日,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接受了《第一财经·首席评论》的专访。在专访中,陈玮董事长充分展示和介绍了东方富海如何一步步从谛诺之约到如今百亿规模、如何实现基金从综合向专业的成功转型,如何帮助创业企业成长,以及东方富海想要成为投资行业百年老店的愿景。以下为专访内容整理,enjoy~

主持人|张媛

受访者|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

东方富海:从谛诺之约到百亿规模

成立于2006年的东方富海,是一家本土创投行业的优秀代表,其创立更是一段有意思的故事,据创始人陈玮回忆,当年的几位开创元老,在深圳华侨城谛诺山下,畅想着要成立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民营背景的投资机构。从那天起,他们就有了自己的梦想——东方富海。因为海是生命的起点、过程和归宿,就像创业者成功之后变成投资者,再去帮助其他创业者一样,成立十一年来,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近200亿,已投资项目超过300个,累计退出项目65个,其中38个项目通过上市的方式退出。

 

Q1  中国创投机构的募资现状如何?

主持人张媛:这可能是最好的一个时代,是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候,可能PE/VC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价值发现,寻找到你们感兴趣的标的,然后助创业者美梦成真。但是您曾经也提到过,虽然整个PE/VC在中国的发展有20年的时间了,但依旧是初步、早期、不成熟这样的一个阶段。您曾经提供过一个数据,就是说从LP(投资者)的构成来说,其中80%还是个人投资者,而从国外的成熟市场当中来看,在长期的投资者中,机构LP(投资者)是更大比例的。所以您如何看待近些年整个中国的LP(投资者)这样一个构成的变化?

东方富海陈玮:在中国,你看到大量的人民币基金背后都站着LP。人民币基金在募资的时候必须考虑LP的感受,比如说他们倾向于基金期限相对比较短的。东方富海是中国第一个做5+2基金的,5+2基金虽然是这个行业人民币基金的标配,但现在也看到大量的人民币基金,期限是2+1+1或3+1+1。存在大量期限相对比较短的基金,这实际上是由于LP 对基金期限的忍受期造成的。第一,受限于资金的来源和对财富的态度,个人LP一般都希望投资于相对期限较短的项目,能够具体、很快见到效果的项目,LP对GP的要求就是——“你要募我的钱可以,但你要投相对比较成熟的项目,我的期限不能等那么久”,然而对GP来说,企业成长本身是有一个过程的,所以期限太短的钱可能变成烫手的钱,因此GP只能追逐一些相对大的、成熟的、甚至Pre-IPO的项目,这样对于早期的具有价值发现的一些项目,可能关注度就不够;第二,中国的LP中,民营企业的LP和个人的LP,资金量毕竟有限,所以比如像东方富海这样的公司,我们需要的是具有1000万投资能力的LP。而实际上在中国,具有1000万投资能力的LP毕竟是少数,所以这样可能会限制这部分基金规模的做大;第三,实际上中国的LP大部分都是创一代,换句话说,这些LP都是自己把钱挣出来的,所以他们的参与感也很强,会表示:“陈总,我可以投资给你,但是我是不是能来参加投委会?你们这个项目是不是也让我们看一看?”不可否认,我们中国很多企业家,特别是一代企业家,在他们的领域具有独特的、成功的经验,但创业投资是个非常专业的活动,特别是对科技型的、互联网+为代表的、生物医药的这些行业,需要由对行业有更深了解的这些GP来,因为GP的经验对投资过程中的价值判断起很大的作用。如果所有的LP都参与GP的决策,实际上这事没法干了,所以中国的个人LP太多,第一会造成复投率低,第二则是LP对基金的忍耐期相对较短,这样会造成出现一大批相对可能投资靠后的、所谓抢项目的基金。美国的机构LP超过50%,欧洲也达到40%以上,所以在美国、欧洲这些发达经济体中,私募股权投资中LP的主体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原来我说过一句话——“在中国,只有我们这个行业中的机构投资者比例达到40%以上,这个行业才能逐步成熟”,所以钱的属性变得非常重要。现在我们看到近几年国家的资金现在也越来越多,也看到比如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包括政府的引导基金,也开始进入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所以这些大钱,所谓长线的钱,逐步变成了这个行业主要的LP的力量,特别是让GP能够发挥价值发现功能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对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东方富海:基金专业化 服务平台化

东方富海致力于打造以PE投资驱动的服务于中小型创业企业的平台,在投资策略方面,侧重于A轮和B轮,80%的资金投资于早期和成熟期,重点投资领域包括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健康医疗、企业级服务、夹层并购、文化消费等7个方面,明星项目有昆仑万维、酒仙网、音悦台、华锐风电等等。

 

Q2  未来投资的趋势是什么?

主持人张媛:从2012年开始,在投资这个环节,其实东方富海就开始转型了,您说从综合型转向专业型,其实几个领域当中也非常地明晰,信息科技、生物医药、文化传媒等等,所以未来您认为可以爆发的一些点和行业趋势是怎样的呢?

东方富海陈玮:2012年以后,东方富海进行转型,把我们过去综合型的基金,转向所谓4+1的行业,就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医疗健康、新材料和影视文化,我相信不用我说,这些行业肯定是受国家鼓励的,也是发展空间比较大的。我觉得未来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都有机会,当然更多的机会还是以所谓新经济为代表的这些行业,比如说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互联网仍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大家都说中国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下半场可能和人工智能、企业级服务、互联网金融、区块链、Fintech这些行业,发生产业互联网的结合。还有一个是中国特别传统的行业,就是我们所谓的制造行业,以技术驱动或以替代进口为主的制造装备,以新材料这种革命、创新带来的一些行业机会。我觉得通过《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我们中国除了变成制造大国以外,肯定会变成一个制造强国。我经常讲,可能再过20年以后,你会发现,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是中国造的。当然还有一个特别好的领域,就是医疗健康,所谓大健康行业,怎么服务于大家,怎么提高大家的生活品质,怎么保证大家的健康,中国的医疗技术可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差距,但你现在会看到这样一个趋势——国家在这个领域鼓励大家发展,而且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在医疗健康领域展现他们的才华。

 

Q3  如何发掘优秀的投资项目?

主持人张媛:竞争的格局在加剧的话,其实就更需要这种价值发现的能力,其实拼的就是实力了。在这个过程中选项目,几乎投的是百里挑一这样一个比例选出来的项目,你们的价值发现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呢?

东方富海陈玮:投资还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难度比较高的、很有技巧的一个行为。我觉得对于我们东方富海来说,第一,我们最重要的财富,就是我们在这个行业成立11年以来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因为我们长期在这个行业,从1999年、2000年开始做投资,我们看过上万家企业,累计投资差不多将近400家企业,我们在这里面就是精挑细选,也有失败和成功的经历,那我们就会来总结为什么失败,为什么成功。所以我们觉得价值发现跟我们的专业经验、教训的判断很有关系;第二,由于长期进行投资,我们相对而言比较了解这个市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什么样的技术有可能成功,这就是一个GP在价值发现特别重要的点,我觉得有了这些,那他看项目的能力、筛选项目的能力就会相对比较强。

 

东方富海:在创业者背后帮助创业者

东方富海的成立起源于十一年前几位创业者的谛诺之约,经历过创业的辛苦历程后,他们对于创业者有着深深的理解、浓厚的感情,因此一直坚守做创业企业的朋友和教练,从投资开始,帮助企业成长;从开会开始,帮助企业规范;从纳税开始,帮助企业守法;从股改开始,帮助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Q4   如何为创业企业提供投后服务?

主持人张媛:其实大家提到私募股权,通常会称它为有温度的资本,您前面也提到了会帮助企业成长,让它由小到大,一路扶持过来,那么东方富海在投后的过程中会为被投企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

东方富海陈玮:自2012年,我在东方富海提出——“宁做榴莲,不做香蕉,打造以PE投资驱动的服务于中小型创业企业的平台”,要完成这样一个链条和体系,首先,我们要实现基金专业化。为实现基金专业化,我们人才必须专业化,决策和判断才可以专业化、看项目才可以专业化,服务才可以专业化。因为了解这个行业,了解这个领域,了解这个人脉,了解这个资源整合,才能实现专业化,这样的专业化本身是对被投企业的一个帮助;第二,除基金专业化以外,我们又搭建了多个增值服务平台。第一个平台是我们参股投资的厦门天健会计管理咨询公司,这家公司脱胎于厦门大学会计系,他们专门帮助企业做内控、会计核算、预算到上市服务等这样一些工作,它和审计不一样,它是站在企业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帮助企业怎么样管理现金流,帮助企业企业怎么样从小逐步发展到规范,最后到符合上市的条件,这样取得了最好的一个帮助效果。

 

主持人张媛:等于你从最核心的地方给企业以最直接有利的支持了。


东方富海陈玮:对,因为它就以会计、财务、内控为龙头去抓,这个刚好也是我的背景,我也是厦门大学毕业的;第二个平台是我们和深圳国资委共同成立的一个并购基金——远致富海,国资委是它的第一大股东。远致富海以并购为主,整合行业的龙头。这个并购平台也可以帮助我们的被投资企业,因为退出不一定都要通过IPO,它还可以通过并购来完成企业资源、行业资源的整合,特别是实现一些企业的做大做强;第三个平台是我们在深圳前海的一个保理公司,这个保理公司用保理牌照帮助被投企业做债权融资。因为有时候债很小,除了股权融资以外,在银行还不能介入的时候,我们通过这个平台帮助他们做一些债权融资。比如有时我们会觉得一些互联网化的企业,数据不错,成长不错,但是可能亏钱,还没有资产做抵押,那我们就会帮助他们做债权融资;另外一个平台是我们结合我们的特点,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办了一个东方富海的1+1财务管理提升班,让我们东方富海投资的企业的CEO和CFO到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去上课,学习小企业怎么发展,怎么规范,怎么走向资本市场,也让他们互相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把我们的服务变成一个体系化的服务,这样的话,对被投企业的增值服务就会比较大。因为投资+服务都具体落在这种机制上,而不是个人的一个行为上,就不会出现“我有资源我就帮到他,我没有资源我就帮不到他”,所以我们现在正在逐步完善和搭建投资+服务的平台。

 

Q5  如何有效退出,实现价值增值?

主持人张媛:其实投后是真正能看清一个私募机构修炼内功和真实实力的核心领域,那么说到退出,其实东方富海的退出率算是行业内比较高的,而且2015年、2016年的退出率几乎达到了十年来最高的一个阶段,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一个表现?

东方富海陈玮:实际上,退出是行业的一个痛点,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我们经常看到,每年哪家机构退出了多少,IPO了多少,因为退出是我们重要的赚钱渠道和方法。我们去年退出的项目相对比较多一点,是因为这个行业存在周期。比如说从投资到IPO,或从投资到被并购,总有一个周期,我觉得在中国最快可能也得要4年左右,长的可能要6、7、8年,甚至我们最长的一个投资,从投资到最后IPO上市都等了9年,所以某一年的退出并代表不了基金有一个什么样高水平的发展。我觉得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的退出渠道,换句话说,股权投资是“天赋其权”,就是说,企业的股权合理流动是企业价值发现的一个重要过程,或者成长的一个路径。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因为我们的资金是有阶段性的,我们需要一个退出渠道,我们帮助企业的同时,也希望通过企业发展过程中股权的流动场所来实现价值增值。我觉得,未来可能这个行业的发展更需要把这个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起来,包括新三板都应该做一些改革,适当增加流动性,让整个主板、场内和场外的市场多层次建立起来,这样的话,包括像东方富海在内的GP,我们的投资都能有一个合理的退出渠道,这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最有利的。

 

东方富海:要做投资行业的百年老店

立志于做投资行业百年老店的东方富海,不追求做最大,只努力于做最好、最长久的投资机构,让孩子的孩子都能看到这家公司,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他们只拿市场的长钱,成为中国第一个做5+2基金的机构,找准赛道,看清方向后,只赚趋势的钱,这样特别鲜明的机构特征,与创始人陈玮的性格息息相关,他说自己既是老师又是投资家,1999年告别兰州商学院会计系主任的教师生涯后,进入了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最高职至总裁,最后在中国本土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风起云涌的时代离职创业,他曾说自己倾注心血打造东方富海,就像是养育一个孩子,不仅将其精神追求与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更试图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找到最好的激励机制。

 

Q6   创始人陈玮如何走上投资道路?

主持人张媛:整个对于您的采访,我整体感觉您的风格,真的是循循善诱,其实这跟您个人经历也非常相关,您自己也说过,您是一个大学老师,是一个投资家,其实这么多年,虽然您专注做投资十几年,但您其实一直没有停止过讲课,而且您在多个学校当中任职当教授,所以从您的个人经历来看,您认为教师的经历和投资的经历,对您整个的工作风格留下的印记是怎样的呢?

东方富海陈玮:我觉得相辅相成吧,我特别感谢我有这样一个机会,就是命运把我推到了一个老师的位置上,教了十几年的书。其实我原来的风格跟现在特别不一样,我是一个特别闷的人,闷骚型的那种人,不爱讲话,不爱接触,但是当老师这个经历解决了我两个问题,第一是改变了我的性格,比如说你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你得讲,逻辑必须很清晰;第二,你要想当老师,你要想当教授,你必须读书学习,所以可能在学校阶段,我完成了这两个所谓未来做投资的重要功能。在中国做事情,酒香现在就怕巷子深,你还得有一个比较良好的沟通机制,所以我做投资以后,可能也一直在讲课,包括去五道口跟EMBA聊一聊关于投资的话题,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是有帮助的。实际上在讲课这个过程中,我也得到特别多的好处,我也挖掘了很多LP,很多投资机构和很多创业者,我也特别感谢这样一个平台。所以当老师,我们会发现它和投资之间,实际上某种程度有一个天然的联系,特别是我的专业,因为我是学会计的,投资也有财务问题、法律问题、业务问题,可能对之间融通会特别有好处。我这个投资工作刚好有一个衔接,能在工作中不断用原来的经验,我觉得对我做投资特别有帮助。

 

主持人张媛:的确是这样的,跟你聊下来我有一个感觉始终特别特别强烈,其实您给我传递了一种特别强的学习型的气息,其实无论是做老师还是做投资,都是一个动态生长、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