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品牌“斯巴顿”完成1.5亿元B轮融资,由东方富海和同创伟业联合投资
发布时间:2017-11-13   信息来源:东方富海

近日,中国最大直营连锁瑜伽机构“斯巴顿”宣布完成1.5亿元B轮融资,由东方富海和同创伟业联合投资,青桐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斯巴顿”董事长徐剑雄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瑜伽产业升级,打造“斯巴顿”旗下两大品牌:线下门店瑜伽品牌“唯瑜伽”和瑜伽生活品牌“珞迦”,同时打造IP+训练营,贯通妇幼康体产业。

斯巴顿成立于2003年,以社区家庭健身俱乐部起家,经过十四年不断的更新迭代,最终成为以瑜伽培训及瑜伽文化推广为主营业务,同时提供特殊功能训练、SPA、瑜伽理疗及儿童体适能课程等特色增值产品的综合康体服务机构。

 

目前斯巴顿拥有珞迦瑜伽和唯瑜伽两大瑜伽品牌,30个瑜伽直营馆,近200个瑜伽老师,会员人数达十几万。

 

作为体育行业里的老兵,创始人徐剑雄拥有20余年健身俱乐部的管理经验,也是浙江省杭州市瑜伽健身协会名师堂的客座讲师。最早成立斯巴顿的时候,公司还以健身业务为主。健身、瑜伽和亲子三条业务线并进的状态持续到2015年,这一年斯巴顿收购了唯瑜伽,徐剑雄决定实施品牌转型,把健身业务合并到瑜伽业务中,搭建以瑜伽为核心的产业版图。

 

一方面,徐剑雄觉得,健身俱乐部目前已进入红海,市场已进入白热化状态,不管是场馆、设备、课程都不相上下。国内的健身品牌同质化严重,商业模式都是收取预售费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都活得不容易。


另一方面,让徐剑雄惊喜的是,几年前在瑜伽业务上的探索已经成功为斯巴顿积累了专业度、品牌知名度以及一些瑜伽老师。“瑜伽和健身的不同在于瑜伽需要一定的积累和沉淀,虽然也可以复制,但复制的周期太长,复制成本也较高,斯巴顿无形中获得了先发优势,完善课程体系的同时逐渐建立了竞争壁垒。”徐剑雄说。

 

根据投融资事件显示,在线下健身领域,斯巴顿是为数不多完成B轮融资的公司。成立于2003年的斯巴顿,以“健康·生活·家”为核心经营理念,经过十四年磨砺,从最初的社区家庭健身俱乐部,蜕变为以瑜伽培训及瑜伽文化推广为主营业务,同时提供特殊功能训练、SPA、瑜伽理疗及儿童体适能课程等特色增值产品的综合康体服务机构。

斯巴顿成立于2003年,以社区家庭健身俱乐部起家,经过十四年不断的更新迭代,最终成为以瑜伽培训及瑜伽文化推广为主营业务,同时提供特殊功能训练、SPA、瑜伽理疗及儿童体适能课程等特色增值产品的综合康体服务机构。

 

目前斯巴顿拥有珞迦瑜伽和唯瑜伽两大瑜伽品牌,30个瑜伽直营馆,近200个瑜伽老师,会员人数达十几万。

 

作为体育行业里的老兵,创始人徐剑雄拥有20余年健身俱乐部的管理经验,也是浙江省杭州市瑜伽健身协会名师堂的客座讲师。最早成立斯巴顿的时候,公司还以健身业务为主。健身、瑜伽和亲子三条业务线并进的状态持续到2015年,这一年斯巴顿收购了唯瑜伽,徐剑雄决定实施品牌转型,把健身业务合并到瑜伽业务中,搭建以瑜伽为核心的产业版图。


一方面,徐剑雄觉得,健身俱乐部目前已进入红海,市场已进入白热化状态,不管是场馆、设备、课程都不相上下。国内的健身品牌同质化严重,商业模式都是收取预售费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都活得不容易。


另一方面,让徐剑雄惊喜的是,几年前在瑜伽业务上的探索已经成功为斯巴顿积累了专业度、品牌知名度以及一些瑜伽老师。“瑜伽和健身的不同在于瑜伽需要一定的积累和沉淀,虽然也可以复制,但复制的周期太长,复制成本也较高,斯巴顿无形中获得了先发优势,完善课程体系的同时逐渐建立了竞争壁垒。”徐剑雄说。

 

根据投融资事件显示,在线下健身领域,斯巴顿是为数不多完成B轮融资的公司。成立于2003年的斯巴顿,以“健康·生活·家”为核心经营理念,经过十四年磨砺,从最初的社区家庭健身俱乐部,蜕变为以瑜伽培训及瑜伽文化推广为主营业务,同时提供特殊功能训练、SPA、瑜伽理疗及儿童体适能课程等特色增值产品的综合康体服务机构。

 

斯巴顿目前拥有近30个直营馆贯穿全国南北,门店面积平均为1000-2000平米之间,是国内营业规模和会员体量最大的瑜伽健身服务机构。

 

徐剑雄将斯巴顿的直营瑜伽业态阐述为“三级金字塔式”,即“瑜伽+社区”的中高层社区门店,“瑜伽+轻健身”的商业门店,“瑜伽+理疗(SPA)”的五星级酒店门店。

 

徐剑雄认为,瑜伽至少是个2000亿的市场,他列举了一串数据:“中国去年有4000万人练瑜伽,每人每年在瑜伽方面的消费大约5000元,这已经2000亿了。美国今年练瑜伽的人预估会占总人口的20%,中国练瑜伽的人数占比还是个位数,这个市场未来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等利好政策的陆续印发,以及人们运动健身意识的提高,消费水平的增长,整个健身休闲产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大市场里,斯巴顿同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上海3300万人,和整个加拿大的人口一样多,但加拿大有600家体育俱乐部,全中国一线的品牌加到一起也就200家。”徐剑雄再次强调。

东方富海合伙人陈伊玮认为,伴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体育行业想象力无限。“东方富海文化消费基金看好体育产业的投资前景。富海选择斯巴顿的原因有三:一是有实力,斯巴顿已经拥有近30家直营门店,毋庸置疑的行业翘楚;二是有特点,斯巴顿打造的“瑜伽+生活圈”的理念顺应了消费升级时代个性化的需求;三是有梦想,斯巴顿创始人徐总扎根体育行业二十余年,专业、执著、激情,这是一个拥有梦想的团队,东方富海愿意与其一起筑梦体育行业。”陈伊玮说。

 

同创伟业合伙人段瑶表示:“作为一个有文化承载和内涵的运动项目,瑜伽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中产阶级的认同,是同创看好的消费升级领域。而斯巴顿作为中国瑜伽企业中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有着多年积淀的基础和完善的国际化管理团队、国际化课程、教练、管理体系,已经形成了很高的竞争壁垒。徐总拥有二十多年的行业经验,资源整合能力很强。这些都是我们在众多瑜伽项目中选择了斯巴顿的原因。”

 

青桐资本管理合伙人乔建华表示:“斯巴顿拥有夯实的用户基础、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国际化的视野。青桐见证了斯巴顿在系统化、合规化中所做的努力。随着管理门店数量的增加,信息化优势将逐步显现,我们看好斯巴顿在市场上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