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海系企业中微半导成功登陆科创板
发布时间:2022-08-05   信息来源:东方富海

导读:

8月5日,东方富海投资的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380,以下简称“中微半导”)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发行股票6300万股,发行价格为30.86元/股。恭喜中微半导!恭喜东方富海!

左起:中微半导总经理周彦,东方富海合伙人王鑫,中微半导董事长杨勇

 

中微半导是一家芯片设计企业,自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围绕智能控制器所需芯片及底层算法进行技术布局,从ASIC设计开始,不断拓展自主设计能力,致力于成为以MCU为核心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力求为智能控制器所需芯片和底层算法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在55纳米至180纳米CMOS、90纳米至350纳米BCD、双极、SGTMOS和IGBT等多种工艺上投产,主要产品包括家电控制芯片、消费电子芯片、电机与电池芯片和传感器信号处理芯片四大类、九百余款,近三年累计出货量超过22亿颗。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小家电、消费类、电机电池、医疗健康等领域,部分进入大家电、工业控制和汽车领域,被美的、格力、九阳、苏泊尔、小米、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TTI(创科集团)、Nidec(日本电产)等国内外品牌客户采用,先后获得多项行业及客户奖项。其中,CMS32M5710获得EET评选的“年度最佳MCU”奖、高精度测量SoC CMS8H5101L 获得ASPENCORE评选的“全球电子成就”奖、电机专用SoC 芯片CMS32M5733 获得电子发烧友评选的“BLDC 电机控制器十大主控芯片”奖、30V CSP CMS01V030Z 获得EET 评选的“年度最佳功率器件”奖;公司获得EET 评选的“年度中国潜力IC 设计公司”奖、美的评选的“数智金睿”奖、新能安评选的“优秀合作伙伴”奖。

 

1市场导向下的平台型MCU公司

MCU设计研发涉及架构和指令集选择、内部结构设计、工艺改进等多方面要求,集成了数字处理器内核、模拟IP、接口IP、功率驱动等芯片要素,同时还需软件算法和开发工具配套,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中微建立了完备的产品生态体系,在IP核、开发环境、配套应用解决方案上打造了核心壁垒。

国内大部分MCU产品主要为仿制及管脚兼容外国大厂某一款爆品(如STM32)的pin to pin产品,此类产品在国外厂商缺货时有短期机会,但若其供应充足则难以替代;且由于缺乏产品生态,难以根据客户需求迭代出新。而中微基于自身的技术实力,其产品研发方式采取市场需求导向下的正向平台化研发,在分析细分市场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研发出高、中、低端产品,建立产品生态,在架构、模拟、算法、电机控制、软件及工艺改进等多方面进行研发,并构建IP核、开发环境、配套应用解决方案等整体生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应用方案开发软件平台。公司在自研平台和生态上进行产品性能优化、BOM删减优化及配套模拟器件集成,引领下一代产品方向,大幅超前于竞争对手。

 

2团队技术及市场实力出众

公司团队在MCU领域深耕超20年。2002年国内第一颗燃气热水器专用芯片量产,销售至今累计过亿颗; 2003年风扇控制芯片量产,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2006年国内第一颗8位OTPMCU量产;2008年国内第一颗8位触摸芯片量产;2010年自主研发EE工艺MCU量产;2014年国内首家推出支持在线仿真MCU;2016年全系列产品升级,支持C语言及在线仿真,EE工艺成熟,家电客户大批量导入。目前,产品已导入美的、九阳、飞毛腿、歌尔、和而泰、拓邦、海康、奥佳华等大客户。

公司核心研发团队来自瑞萨、美满电子等海外巨头,具备大家电及高端工业类汽车级32位MCU、高精度模拟无线射频芯片以及32/8位MCU研发测试及应用系统开发经验。公司拥有超1000个IP储备,支撑行业超800款产品生态,累计芯片出货量超70亿颗。

 

3提前布局多线产品,迎来第二增长曲线

中微32位M0及M0+产品,主打大家电、电机控制、医疗、超低功耗物联网及汽车电子和智能消费电子领域,其优点包括:资源整合度高、自主IP性能优异、内置自主驱动、成本优势强、高可靠性、高抗干扰等。其底层软件和方案齐全,开发简单快捷,易过安规认证;内置片上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可实时获取芯片内部温度,系统误差仅为±1.5℃。中微M0及M0+内核BAT产品,性能和可靠性参数对标意法、瑞萨等龙头企业,产品谱系完整,将为公司上市后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募集资金用途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展开,主要用于大家电和工业控制MCU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物联网SoC及模拟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车规级芯片研发三个项目。本次募投是对公司现有产品和技术平台的完善及提升,能有效推动产品和技术持续创新,向纵深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和重点大客户的覆盖范围,扩大主营业务规模,进而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国产替代为初心,对标国际芯片大厂,持续提升芯片设计能力,提高产品品质,丰富产品线,为工业控制、汽车等领域实现芯片国产替代作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