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4月18日,2025天使投资大会在上海成功召开。大会由上海科创金融研究院和上海天使会联合主办,以“汇聚早期投资·点亮科创未来”为主题,聚焦早期科创领域的天使投资展开研讨。在“主旨演讲”环节,东方富海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陈玮对天使投资的专业内涵、决策机制与价值创造路径进行了全面解析。作为国内最早开展风险投资的践行者之一,陈玮基于25年的投资经验,深入剖析了天使投资在科技创新链条中的核心价值与未来展望。
来源:上海天使会
东方富海创始合伙人、董事长 陈玮
1天使投资:科创发展的源动力
“天使投资”,这一为行业赋予美好寓意的术语,也承载着科技创新的源头动力。陈玮回顾了全球著名的天使投资案例,如刘芹投资小米、王刚投资滴滴、罗恩·康韦投资谷歌、迈克·马尔库拉投资苹果等,这些投资不仅实现了成百上千倍的资本增值,更催生了颠覆性的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创造出了改变全球生活方式的深远价值。作为国内首批创业投资人,陈玮见证和参与了中国创投行业波澜壮阔的前行。他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世人难以想象的经济价值、社会财富和发展奇迹,天使投资也从无到有,逐渐成为科创生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国家战略政策对天使投资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其根本原因在于天使投资与科技创新的高度关联性。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天使投资支持体系,中国有望培育出更多具有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2天使投资者需兼具“两翼”
成功的天使投资者必须具备两个关键要素,陈玮将其形象地比喻为“天使的两个翅膀”。
第一个翅膀是充足的资本基础。资金不足则无法开展天使投资活动,这是行业的天然门槛。第二个翅膀则是对创新价值的信念与情怀,即投资者愿意承担高度不确定性并支持创新的精神内核。天使投资虽然名称美好,但本质上是高风险、长周期的资本实践,因此资本实力与价值信念缺一不可。除核心要素外,优质天使投资者还需具备持续的认知好奇心,对前沿创新保持开放态度,以及对“看似不可能”事物的敏锐洞察力。“不相信奇迹、不相信创新的风险厌恶者”,是不可能成为成功的天使投资人的。
3天使投资的双重使命与三大特征
陈玮强调,天使投资承载着两大核心使命:价值发现与创新培育。价值发现是天使投资最重要的功能定位。通过识别早期创新项目中的潜在价值,天使投资人往往成为创新企业获得第一笔资金的关键来源。这种“第一枪”作用对初创企业至关重要。创新培育则体现了天使投资的赋能价值。成功的天使投资人通常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能为创业者带来宝贵的经验传递、资源对接和战略指导,从而帮助企业度过初创期的各种挑战。天使投资区别于其他投资阶段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三个显著特征:
一是耐心。中国上市企业平均创业年限相当长:北交所上市企业平均创业年限约18年,科创板和创业板约14年,主板约10年。这意味着天使投资者至少需要10年的耐心等待,才能实现投资的完整周期价值。
二是情怀。“天使投资的条款中通常没有对赌、没有回购,就是我愿意给你钱,愿意帮助你成就这件事。”陈玮强调,天使投资是最友好的投资形式。投资者秉持的是支持创业者成长的理念,而非简单的财务回报考量。
三是敢于冒险。数据显示,能够从天使阶段投资到最终实现IPO的比例仅为2%,天使投资孵化出的独角兽企业不到1%。换言之,天使投资组合中大部分项目在财务层面面临较高的损失风险。“为什么天使还愿意做这件事情?就是因为‘我愿意’。一旦成功,巨大的回报可以弥补其他项目的损失,而更重要的是天使投资这份情怀,它培养的价值有时候比获得的回报还要重要。”
4天使投资的决策标准:人、人、人
在陈玮看来,天使投资很多时候遵循着简单又深刻的逻辑:如果愿意相信这个人,那就帮助他。“天使投资有三个标准:第一是人,第二是人,第三还是人。投对了人,什么都对了,投错了人,什么都错了。”陈玮分享了他构建的创始人评估体系,包括认知能力水平、头部企业工作经验、年龄与精力、内在驱动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应变与决策速度、专注力与战略定力、团队构建能力、自我升华和远见等维度。
确定了人,天使投资的决策框架就可简化为三重标准:
首先,项目是否具备“不容错过的”的创新价值或市场潜力?
其次,如果项目存在一定不确定性,那么创始人本身是否价值突出,值得投资者押注其未来发展?
最后,如果创始人尚未成熟,那么其身上是否有让投资人觉得“值得帮”的闪光点?是否有望通过投资人的经验传递、资源对接与能力培养,实现快速成长?
5天使投资的巨大价值
天使投资虽然相对后续轮次而言资金规模较小,但对初创企业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并往往对企业发展轨迹产生决定性影响。陈玮分享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投资案例:
案例一:全球领先的压力触摸屏企业。2011年,陈玮投资了一位归国博士创立的压力触控技术项目。除了资金支持,他还为提出了三个关键建议:一是必须在深圳而不是回家乡创业,以充分利用完善的产业链资源;二是创始人必须投入自有资金,确保创业决心;三是分阶段注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如今,这家企业已成为三星、苹果、Meta等科技巨头的供应商,累计完成超4亿元的后续融资。
案例二:激光雷达领域的领军企业。第二个案例是一家已经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这家企业最初为停车场、房地产等产业提供空间三维扫描服务,技术价值相对有限。借助天使投资,这家企业成功转型进军激光雷达领域,将产品价格打至千元以下,彻底改变了行业竞争格局,导致美国两家龙头企业相继退出市场,这笔投资的市值也增长了约1,500倍。陈玮强调:“如果没有这个情怀,没有最初几百万的投资,就没有企业后续的发展。天使投资是值得尊敬的,因为没有天使就没有创新。”
6中国天使投资生态面临的挑战
陈玮指出,尽管意义深远,但当下中国的天使投资生态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规模不足。2024年中国新募天使基金总金额180.89亿,同比下降29.0%;新募基金数量95只,同比下降35%,且天使投资已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资金不足严重限制了对创新的支持力度。
二是支持机制亟待完善。目前国有企业参与天使投资面临较大制度障碍,难以有效参与高风险的天使投资。此外,现有针对早期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有限,无法有效激励投资者。
三是考核机制不健全。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国有资本相关的考核机制尚不完善。虽然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容错机制,但容忍度仍然不足,无法适应天使投资本身不确定性高、标准较难量化的特性。
7中国创新生态的光明前景
尽管面临挑战,陈玮对中国的创新生态发展仍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中国拥有持续稳健的经济增长、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与富有潜能的资本市场,这些都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政府正在加大创新生态的构建力度,逐步完善创业投资环境,对创业者而言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陈玮呼吁各个城市建立专业化平台,构建完整的天使投资生态系统。天使投资是创新生态的第一环节,如果缺少早期项目的发现者、培育者和赋能者,许多潜在的颠覆性创新将在萌芽阶段就夭折,永远无法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因此,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完善创新生态,为创新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
“相信天使投资,就是相信中国的创新未来。天使即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陈玮如是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