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创新?
发布时间:2016-03-24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近来有狠铁不成钢的热心人批评国内的互联网企业,瞧瞧你们干的叫什么破事,光知道卖游医广告,卖假冒伪劣,卖表情包卖萌,傻不愣登的补贴送钱。看看人家隔壁的美国公司,觉悟多高,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下一代能源

技术,那才叫真创新。

 

附带的,国内的PE/VC机构也躺枪了,人说了,都是你们这帮更没脑子的家伙,到处瞎投,支持他们烧钱,还没烧对地方,为啥你们天天嚷嚷投互联网企业?怎么没见你们投实体经济的热情有这么高涨?你们支持创新了吗?

关于互联网是不是实体经济的问题,笔者有过一篇文章来探讨,这里不再赘述。另一个关键的问题,究竟我们需要怎样的创新?PE/VC有没有支持创新? 

 

首先,

还是界定什么是创新?

 

毫无疑问,黑科技是创新,探测上帝粒子、引力波更是创新中的创新。那么,只有这些才是创新么?这些顶尖的创新实际上跟一般的民众距离还相当远,真正占据多数的创新,还是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就好比说制造业,也不能光弄那些能上火星去月球的。

 

不说跟十年前相比,就是跟五年前,三年前相比,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网购:想在网上买个火箭?搜了一下,还真有!上午下单,下午送到!包邮!

                                                                                           出行:打车比无人驾驶强多了,还有大把的专车、快车,给个五星好评哦亲!

                                                                                           支付:中午去小店吃黄焖鸡,忘带钱包,前台小妹问,你会用微信支付不?

                                                                                           外卖:手机定位一下,小哥把我的午饭送到哪了?

                                                                                           旅游:网上订票都是标配了,春节期间,欧洲接送机,司机讲中文哦!

                                                                                           查地图: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走丢了!

                                                                                           看电影:3块8,真的只要3块8,XX请你看电影!

                                                                                           看新闻:仔细回忆一下,除了坐飞机,上次我看报纸还是在哪年来着?

                                                                                           听音乐:盗版碟好歹还要十块钱一张,啥时候起正版在线音乐都不要钱了。。。

                                                                                           卖闲置:躺在家里吃灰的包包获得新生了!

                                                                                           上医院:老妈去医院,提前在手机上挂个号哦!

                                                                                           上门服务:做饭、做卫生、美甲、按摩,你能想到的都能做到!

                                                                                           查资料:图书馆在哪里?有点想不起来了。。。

                                                                                           通讯:美国的表妹,快起来视频通话!

                                                                                           运动:今天的跑步还没有晒,赶紧发出来找人点赞!咦,手环搁哪去了?

                                                                                           手机转账:银行转账还要收费?没听说过!                                      

                                                                                           网盘:免费2T起步,够存八辈子的照片了!

                                                                                           名片管理:不光存个手机号码,联系人换工作了,我马上就能知道!

                                                                                           文件管理:扫描仪好像是上个世纪的产品吧?

                                                                                           。。。。。。

  

真是罄竹难书啊,大伙看看自己手机里面的app吧,以下略去3万字。。。

 

如果这些极大改善消费者体验、增加就业机会、改进提高效率的都不算创新,那笔者也不知道啥叫创新了。

 

然后我们要问,

为什么要创新?在什么领域创新? 

笔者认为,创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如果为创新而创新,就是No Zuo No Die的节奏。

 

别人家的孩子未必都好,别人家的创新也未必适合我们。如果都用了亚马逊的超炫自动化仓库,那么原来辛勤工作的库管员怎么办,上你家吃饭还是我家吃饭?

 

那么什么是创新的目的呢?笔者认为,还是听领导的,要促进经济发展,更具体一点,就是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前面提到的那些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几乎都实现了这一目的,带来了N多的就业机会,司机、厨师、快递小哥、前台小妹、保洁阿姨,白领、黑领、金领、老板,还有段子手们都很高兴,同时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欢乐,让社会运转更高效。

 

有人又说了,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你光发展这些虚的,制造业不行了怎么办?多出来那么多产业工人,新经济能吸纳么?有足够的就业岗位么?都跟你一样靠写段子为生?

 

这个问题实际上超出了创新的范畴,是一个更宏大的命题。每个时代的转折,都会发生类似的问题。农业的出现,让猎人的就业机会大大减少。工业的出现,又让农业人口大大减少。在机器的帮助下,一个人能种一万亩地,实在要不了几个人。现在技术的进步,消费需求的转变,使得制造业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降低,是大势所趋,谁能改变的了?这不是能不能吸纳的问题,而是怎么吸纳的问题。

 

当然,转折时代可能会有动荡,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工业革命时期所谓“羊吃人”事件。但笔者相信,我们有足够的智慧,有足够的空间,去更平稳、更成功的度过转折。

 

转折有风险,但更有机会。中国在几千年里都是个农业大国呢,制造业大国是什么时候才当上的?近3亿农民离开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进城务工,他们是怎么过来的?生活是好了还是差了呢?还有国企工人下岗,限产压锭,砸机器,等等,再往前看还有知识青年回城。现在我们是变得更愚蠢了?更短视了?还是更懒惰了呢?

 

最后要问,

谁在创新?怎样才能创新?

 

 ▼

先看看现实中谁在创新。麻省理工MIT科技评论近期评出了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如下(高大上有木有?黑科技有木有?):

可以看到,确实还真是隔壁美国的觉悟高(好像有奇怪的东西也混进来了耶。。。),整的很上档次。主要分为几个阵营,一是大学、科研机构,二是生物制药公司,三是IT大佬,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相关企业(微软、苹果等同志纷纷表示,自己也是互联网企业哈。。。)

 

研究的方向集中在生物、新能源和信息技术方面,这是大的趋势,也是最有可能突破的方向。这里面最奇葩的是Elon Musk同志,他一个人居然有三家关联的公司榜上有名,包括特斯拉、SpaceX和Solarcity,还都是各自领域里面打头的。最近,SpaceX的海上回收火箭又又又又又失败了。。。他是在折腾什么劲呢?

 

互联网企业是啥?那是既有钱,又有情怀的主,有了这两样东西才好搞创新。

 

情怀不说了,互联网大佬都是挺有情怀的,没情怀谁做互联网啊,说他们是地球上最有情怀的一群人也不为过。(艺术家表示各种不服。。。)

 

一切的一切,都要先有钱,有钱才能有情怀,越有钱才越能去整那些上档次的。要整黑科技,真的要有钱,要很有钱。

 

要有钱到神马程度?最新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显示,谷歌的总现金是719.3亿美元(我是看花眼了么???),苹果是383.9亿美元,Facebook是184.3亿美元,就连亚马逊这种长期亏损,老死皮赖脸不ST的公司,现金也有198.1亿美元。富可敌国不是梦!

 

最近刚刚打败李世石的AlphaGo,其开发公司DeepMind,早期投资人是大名鼎鼎的Horizons Venture和Founders Fund,还有Elon Musk君(How old are you? 怎么老是你?),而他的早期投资就是650万美元。后来Facebook也参与了争夺,最后被谷歌以6亿多美元拿下,对于一个不打粮食的公司来说似乎不少,但实际只有谷歌总现金的不到百分之一。。。

 

当然,BAT也很有钱,百度的总现金是104.2亿美元,阿里是184.7亿美元,腾讯的现金是467.14亿港币(香港上市公司口径跟美国不大一样,感觉上企鹅哥应该更土豪一点)。哇塞,还真是很有钱!果然可以有资格到MIT的榜单里面露脸了。

 

有人批评互联网公司瞎烧钱,弄个补贴就几十亿。这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烧的也不是你家的钱好吗?互联网公司为什么有钱?是市场的选择,不是行政命令,资本选择把自己交给这帮大神去烧,烧的心甘情愿,嫁人就嫁Elon Musk君!人家乐意,管得着吗?

 再往深一步想,“烧钱”的结果,其实是树立了一个比一个高的标杆,如果竞争者不能超过这个标杆,就根本别想在市场立足。快递还要明天才能到?不买了!Apple Music在中国也只敢收10元人民币每月(当然难说有没有掺水),不敢收美国的9.99美元每月。在

这个过程中,受益的是全体消费者,获得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这种烧法,我喜欢!

 

 

所以我们说,资本市场的这种资源配置,PE/VC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外部性。在承担风险、获取收益的同时,促进了整体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更多的人因此而获益。创新,是用钱砸出来的。有了高效的资源配置,才有可能聚集起足够的资金,放在靠谱的人手里,去创新,去创更有档次的新。

 

 

换个角度想,如果不把钱交给这些最有前瞻性、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高逼格的牛人、神人、不是人的人去烧,而是换个烧法,再变成过剩产能,盖个鬼城,烂个尾啥的,白科技都没有了,还谈啥黑科技。

 

不知不觉之中,我们作为消费者、作为工作者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知道,这些变化往往不是老牌世界500强带来的,不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带来的,很多都是深具开拓精神互联网企业带来的。

 

悲催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怎么就没人给他们写封感谢信安慰安慰呢?

 

再补一句,怎么就没人给被烧的慌的中国PE/VC发个奖状啥的呢?

 

(本文为东方富海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

来源:东方富海

作者:东方富海合伙人、研究部总经理  匡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