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谁,你跟新来的流动性有仇吗?!
发布时间:2017-06-05   信息来源:东方富海

周末毫不意外地被减持新规刷屏了。

跳开所有的艰涩绕圈文字,这种情况,那种情况,其实新规就是三个字:慢点卖! 

悠着点!悠着点!悠着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当然,后来又出了个补充,对创业投资这个小弟网开一面。

认真学习后,发现这个网开得非常非常小。只是在一、二、三、四、五种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可以稍微提前一点卖(时间问题)。不要以为领导让你姓“创”,就忘乎所以,就可以敞开了卖(数量和比例问题)。 

这个慢点卖,换个文绉绉的说法,就是在人为地降低从一级转换到二级的流动性。本来可以跑一百迈的车,硬是把出气管改小一圈,只能跑五十迈了。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房地产行业也出了同样的事情。多个热点城市都出台政策,要求拿地的土豪多少多少年不能卖。还有就是高价的住宅根本就不让卖,除非降价才给卖,有本事发展商就一直拿在手里好了。

这个做法,跟A股市场减持新规的精神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同样也是限制从一级到二级,而且力度更大,跳过百分比,直接把资产的流动性摁到几乎归零。 

多少年来,其实我们一直在为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而努力奋斗! 

包括中小板、创业板的开设,新三板的扩大,更包括史无前例的股权分置改革,再远一点可以说到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商品房的推出,等等等等。我们为天文数字的资产增添了流动性,成绩绝对可以算是伟大的。 

为什么画风突变,一下子从增添流动性,转到降低流动性呢?

我们的监管部门,这是肿么了?都跟这些证券、不动产的流动性有仇么?为什么一定要动用公权力,硬生生把他们的流动性给摁下去呢?

流动性其实是市场的生命,金融,资本,房地产,还有货币本身,都是如此。不能流动的市场,必然是死水一潭。流动性受限的资产,价值一定大打折扣。 

通过IPO、定增等方式新增的证券,通过挂牌、转让、置换等方式得来的土地,在进入市场的那个时点,就被赋予了流动性。监管层要人为地降低新增资产的流动性,给人感觉好像是认为这些新来的“不配”、“不该“、“不到时候”获得市场已有的流动性。 

这真的让混这口饭吃的人很伤心呀!虽然晚来了一点,但凭啥后来的就不如先来的呢?现在市场的反应,也更多的在讨论这种限制,对即将获得流动性的相关主体是否合情合理的问题。

但我们放到一个更大的层面看,究竟是新来的需要控制?还是原来的本来就不对劲?

对于A股来说,换手率独步天下,是境外市场的若干倍。好像不大对劲。 

对于一线城市房产来说,价格已经远超一般民众的购买力,租售比离谱。好像也不大对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否存在即为合理?是理论错了,还是市场错了? 

先看看流动性的源头,货币在持续不断地发行,M2在不断增长,这个趋势估计若干年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 

资本市场方面,小企业股权还是非常难流动,各地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举步维艰,被寄予厚望的新三板则跌跌撞撞。几乎所有跑得快的资本都涌向了A股,推动了流动性泛滥,无论什么样的公司,黄金还是垃圾,都一定能吹起来,一定能卖掉。只要能IPO,能上市,就一定能赚钱。这又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圈钱,寻租之类的事都来了。为什么美国、欧洲、香港地区从来不出台减持新规?当然不需要,因为在这些市场里面,垃圾根本就卖、不、掉! 

房地产方面,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因为交易渠道的限制、限购、税费等因素,活跃度不可能跟资本市场相比,导致泛滥的资金只能去推动价格。而且人口的流动,资本的风险偏好,使得房地产的热点越来越集中。一线城市的房产独步天下,其他的难望其项背。 

无论是房市,还是股市,实际上是把风暴全部都堆在了一起。资本市场,是堆在了A股。房地产市场,是堆在了一线城市。我们的风暴在聚集,而澡盆还是那么大。 

在这种形势下,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限制流动性,作为应对措施。而且都是针对增量,而没有动风险更大、更敏感的存量。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希望用低流动性来放缓大家的脚步,让风刮不起来,垃圾吹不起来。 

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更为简单粗暴,就是用硬性手段限制增量部分的流动性,原来是不让买,现在进一步追加不让卖,以实现控制价格的目的。 

这个办法非常接近本能反应,简单易行、方便快捷,只要出个红头文件就可以了。但坦白讲,这种做法只是权宜之计,是短期行为。其实跟暂停IPO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用行政手段抹去流动性,只不过一个是流动性缩水,一个是流动性延后(也可能撑不住就撤了)。 

不管是缩水,还是延后,流动性压到多少才算合适呢?三年不能卖?五年不能卖?还是十年不能卖?每年卖多少?怎样才合理?很难回答。给这样的机构,那样的机构,分别规定不同的速度,你能跑五十迈,他能跑一百迈,究竟有没有道理?有没有逻辑?说不清楚。 

而且今天这样,明天那样,一会上一会下,让市场机构也有无所适从之感。 

窃以为,只有把澡盆扩大,才是根本之道,是长久之计,就是通过更深入的证券化,有足够的空间来消纳资金,平衡流动性。包括股权的证券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深化),不动产的证券化(REITS等等),投资的证券化(承认合伙份额的证券地位),等等。 

这条道路知易行难。 

但发达的经济,一定需要有足够的证券化程度才能与之相匹配,要有足够的容器来承载资本。这种扩容不是增加多少个IPO的问题,而是明确证券的范畴、丰富证券的类型、完善证券的配套,这类根本性的问题。把澡盆里的风暴,放到广阔的海洋上去,就会成为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毁灭的源头。 

堵不如疏,从治水的大禹开始,我们就有这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