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美两国经济结构的差异,可从最近火热的中美上市公司利润排行榜中窥得一二。中国榜单上,银行业独领风骚,国酒茅台也位列高位;而美国榜单则呈现出多元化,高科技企业更显价值。我们不免疑惑:中国的银行业真的如此暴利,而美国的就不赚钱么?中国的非金融行业为何不赚钱呢?中国上市公司的利润榜又怎样才能变得好看呢?面对榜单灵魂拷问,且听小明为您一一解答。
文 | 匡晓明
最近有张图挺火,就是下面这张中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2020年一季度)PK榜单:
乍一看,很辣眼睛。中国经济这是肿么了?上火很严重啊,还是虚火那种,钱全被银行和保险给赚走了,真正有产品的只有两瓶酒(茅台和五粮液)和一家煤炭、一家建筑,都是传统行业。而美国那边浓眉大眼的看着就舒服,高利润上市公司行业多元化,分布均衡,不少都是妥妥的高新科技,扎实的很。
上面这个图实际上是个续集,之前还有2019年的年度PK:
季度PK比年度PK的反差更大,是因为赶巧了,阿里、腾讯和中移动这三个大家伙还没出季度数据,而三桶油一声叹息,都没上榜。与此同时,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富国银行的利润大幅下滑,恰好也跌出了榜单,换上了通用电气、默克、思科这种硬手。特别是富国银行,利润同比暴跌近九成,跟伯克希尔一起,手拉着手哭晕在厕所了。
这一来二去,增加了对比的戏剧性,不过不太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榜中银行扎堆,而美国则是非金融企业居多的大局。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对上面的PK图来几个灵魂拷问:
拷问之一:中国的银行业真滴是暴利,而美国的银行都苦哈哈不挣钱么?
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对银行业的统计,截至2019年底,FDIC保险体系下的机构共5177家,其中商业银行4518家,存款机构659家,总资产18.645万亿美元,总利润2331.4亿美元。商业银行是绝对主力,总资产17.49万亿美元,总利润大约2100亿美元。
同样截至到2019年底,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统计的数据,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282.51万亿元人民币,法人4607家。其中银行也是绝对主力,超过4000家,总资产232.34万亿元人民币,总利润大概是2万亿元人民币。
对,你没有看错,中国也有4000多家银行!都是哪里冒出来的?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住房储蓄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等,家数跟美国大概相当。不同的是,美国这个4000多家的数字是从1999年超过1万家缩减而来,而中国的数字则是大大增加了。
好了,现在我们有了基本统一口径的对比数字。以1:7的汇率计,在家数略少的情况下,中国的银行用差不多1.9倍于美国同行的资产,创造了大约1.4倍的利润。这样看来,很难说中国的银行更挣钱对吧?再具体一点,中国商业银行的ROA是0.87%(低于美国的1.2%),ROE是10.96%(略高于美国的10.54%),息差是2.2%(低于美国的3.25%)。嗯,显得中国的商业银行还挺有良心的。
另外说一下,中国最大的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季度利润排行榜里就有13家)的总资产为161.4万亿元人民币,占了银行整体资产的差不多70%。再看美国,资产超过2500亿美元的商业银行总共只有10家,2500亿美元这个资产体量在中国大概可以排到前20,正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尾巴。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GDP不到美国的70%,怎么搞出来一个资产规模比美国大两倍的银行业呢?这是不是虚火呢?其实不尽然,美国还有一个资产管理业,人狠话不多,规模超过30万亿美元(根据ICI的统计,2019年美国注册投资公司总的净资产为26万亿美元),比本国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大了一倍多,这块加上去,份量就够沉了。而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19年底,资产管理业务(包括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总规模约52.23万亿元人民币,只是本国银行业的零头。
显然,中国的钱更多地围绕银行转,因此银行就块头大。美国的钱更多地围绕资产管理行业转,银行的总体规模就小一些。
好了,我们知道了,总体来说中国的银行业其实没比美国同行更赚钱。这个从利润的绝对数上也可以看出来,大部分中国的银行保险上榜公司若放到美国,其实都排不上榜单。
小结一下,问题不是中国金融业太大了,银行赚的太多了,而是其他行业挣的钱太少了。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实现利润总额6.2万亿元人民币,是大概30万家工业企业的利润总和,等于差不多20个工商银行,或者15个苹果公司。
拷问之二:其他的行业为啥不赚钱呢?
首先,非金融行业一直不赚钱么?答案是否定的,新中国历史上至少有两个时期,没金融业啥事,而制造业应该是挺赚钱的。一是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可惜那个时间段的统计数据不好找,但从那个时候工人的待遇可以看出,工厂的效益远非其他地方可比,漂亮姑娘都要嫁给工人。二是改革开放后,什么物资都紧缺,只要能造出来,就能卖出去赚钱,头脑灵活动作快的人就开始办乡镇企业,能活到今天的都非常厉害了。万向集团在上世纪70年代就能实现企业日创利润1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也突破1万元,在那个年代是非常惊人的。
但仅仅只过了不到20年,不一会儿功夫,竟然就从物资紧缺干到了产能过剩,利润灰飞烟灭。国有大中型国企的亏损面能到40%,纺织业要“限产压锭”,日子非常艰难。这种蜜汁操作是咋回事呢?时任总理朱镕基在1999年4月访美,到MIT所作的演讲中,解释中美贸易逆差(很眼熟的感觉有没有?)时提到:
“我在1987年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的时候。。。调查了出口到美国的运动鞋,“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等这些名牌鞋在中国生产。。。当时每双运动鞋的出厂价20美元,在美国的零售价120美元。这20美元给中国工人留下的就是2美元,但是它可以养活两个工人———我是拿全年来讲。其他的原材料,有的是日本来的,有的是美国来的。其中主要的气垫就值2美元,是从美国来的,这也许是个专利。所以很清楚,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你们美国不会去生产,从别的国家买是很贵的,只能够从中国进口,价廉物美,对美国人民是有好处的,对我们中国也有好处,因为我们一些劳动力可以得到就业。”
从朱总理的口气也听得出来,在他的心目中,利润低不算丢人。不管怎么说,造东西也要强过靠卖石油和木材这些初级原材料过活。至于工业化过程中又出现了产能过剩、国企大面积亏损、下岗工人等新问题,没事儿,难度比应对物资紧缺、治理通货膨胀要简单多了。
顺便说一句,那个时候中美关系的主要热点话题之一,是到处传说有外国势力给克林顿捐了二三十万美元,帮他赢了选举。嗯,美国总统选举的剧本都是这么编的,外国势力想选哪个就是哪个,跟玩儿似的,只不过那个年代流行的剧本是“通中门”,不是“通俄门”。
之后的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到现在又是20年。在这个史无前例的工业化过程中,我们解决了上亿人的就业,相应地扩大了内需,慢慢从低科技爬坡到了“中低科技”或者是“中科技”,能够上点儿“高科技”的边儿了。从“120美元得2美元”开始,爬到可以得20美元或者更多了。跟最难的时候相比,利润可能有所增加,但肯定一时半会也到不了很高、能支撑好多企业上利润榜的程度,这是我们在产业链中的整体位置所决定的。
爬坡都很辛苦,所以总体上看,中国制造业的欢乐日子确实比较少,惨兮兮的日子比较多。不过爬了这么久也是奇怪了,不挣钱的话,那是怎么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群体的呢?企业家也不能老是扯家国情怀,这么苦哈哈的事情,为啥大家还做得挺带劲呢?
一方面,可能是,对于我们这种勤劳勇敢的民族,除了老老实实干活之外,也没啥别的更躺赢的事情好做。另一方面,还有两个法宝。一是给土地,卖东西不赚钱,地和房子赚钱嘛。二是让比较“乖”的“好学生”上市,最近也开始考虑放宽给比较“浪”没那么“乖”的学生,在资本市场获得回报。但法宝有风险,使用须谨慎。
此外,利润低一定意味着没有竞争力么?也不一定。低利润的公司打垮高利润的公司,挣钱太多导致迷失方向的例子比比皆是。目前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行业或者公司,很多都是在国内长期低利润的残酷搏杀中脱颖而出的。说回若干年前,制造业日子好过的那两段时期,那时的企业就很有竞争力么?可能也未必。
拷问之三: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榜怎样才能变好看呢?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美化这个利润排行榜,应该不是通过降低银行或者金融业的利润来实现,而是要增加其他行业的利润。指望农业的可能性不大,再出几个腾讯、阿里或者中移动这种平台公司的希望也有点儿渺茫,看来只有制造业爬上产业链的更高端这条路要靠谱一些。如果上榜的都是高科技制造业。。。啊,这个场景想想都要美的冒泡。
比方说,朱总理说的那个“2美元的气垫”(有数据说耐克已经生产了35亿个气垫),还有材料、芯片、精密器件等等。。。把这些问题搞定,或者搞定很大一部分,企业就有机会挤进利润榜了。
具体搞定到什么程度呢?一个可比的例子就是华为。前段时间很多人说,如果中国要是有十个华为就好了。华为公司2019年利润627亿元人民币,这个利润水平正好可以挤入当年的榜单。也就是说,中国要是真的有十个华为这个量级的企业,那么榜单上就会形成以高科技制造业为主的格局。
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对于全世界,特别是对美国有什么影响呢?认真的说,可能谈不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但肯定是要比一地鸡毛要恐怖一点。
稍微回顾一下,美国的顶尖上市公司经历了多次产业更替,大体上走过了这样一个变迁过程:铁路、电报电话——石油、煤矿、钢铁、公用事业、汽车——连锁商业、金融、医药、大众消费品、IT、电信等。
这一演变有何规律?无他,美国一直在聚精会神地做“掐尖儿”的事情,能拿走全世界所有产业链上最多的价值。弱水三千,只取最值钱的那瓢饮,其他的水爱谁谁。无论风水怎么转,利润都是在美国企业之间转,你方掐罢我登场。
现在有一个华为要挤上来分一杯羹,就闹的满城风雨,满世界围追堵截了。到了十个华为要上榜的时候,如果不能找到一起愉快玩耍的办法,会挤掉多少既得利益,要面对多大的反弹压力,可想而知。
诗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又云: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往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