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新消费品牌崛起的黄金机遇
发布时间:2020-06-16   信息来源:郑光泳

导读:

过往的几十年,国人更崇尚买洋货,不仅是因为进口商品的质量更好,设计更漂亮,而是国人觉得国外的生活方式更“高大上”。但是不知不觉间,国货品牌开始抢占大家的视线,特别是这几年,新的国货品牌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质量过硬,设计也不弱。这些品牌的诞生不仅仅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更体现了中国人越来越强大的文化自信。

 

作为消费行业的投资人,我超级看好未来10年的中国新消费品牌机遇。风险投资就是要押注趋势,而中国的文化崛起就是最大的趋势之一。

 

市场红利:

增量与存量市场并举,

中国品牌输出全球市场

中国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上几十年的经济高增长积累,中国用户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消费潜力人群。这种高消费的需求市场,不仅仅体现在一二线城市,随着电商基础设施的深入,下沉市场用户也开始展现出强大的消费欲望。这种持续的增量市场,给予了新品牌非常多的试错机会和品牌创新的容忍度。而随着新品牌的不断磨练成长,外资品牌由于决策链条和本土化的速度问题,即使强如宝洁这类的巨头,也开始呈现出后退的趋势。而现在的90后、00后用户是伴随着中国强盛发展一起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消费理念中,中国文化的归属感更强,对国货的认可度更高,随着他们的消费能力提升,现有存量市场的竞争天平也开始向新品牌倾斜。

 

随着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越来越多的发达城市突破人均GDP2万美元,甚至3万美元。整体的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的物质需求满足到更多的服务和精神需求满足,而这些新的需求满足将催生众多行业的快速增长,比如素质教育,文化创意,高端体验型旅游等,而这类行业的增长,将产生很多新的服务品牌,这些服务品牌不同于产品品牌,拥有更广的延展性,可以覆盖到更多的消费场景SKU,建立更高的竞争门槛。

 

同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行,不仅是中国的基建开始输出全球,中国的商品和理念也随之推广至当地。“一带一路”政策与过往中国商品供应全球很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中国不再仅仅是代工厂,中国在输出整体的文化,就如果美国当年一样。我们的新品牌将在国际市场中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升,逐步动摇西方品牌的市场领导地位,虽然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个趋势,比如华为手机在西方销售的快速增长,小米、oppo、vivo等国产品牌已经占据印度超50%以上的市场份额,回力、李宁等国潮的海外崭露头角。

 

未来的十年,融合了中国制造和中国文化的中国品牌,将以中国本土市场为根据地,向上渗透至欧美发达国家的存量市场,向下拓展至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增量市场,创造新一代的全球品牌。

 

人才红利:

外资退潮+文化创意人才爆发,

突破新品牌发展天花板

对于新的品牌而言,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将尾声,但是中国的人才红利才刚刚开始。人口红利对应的是市场的需求,而人才的红利对应的是品牌的发展天花板。过往的外资巨头在抢占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他们涉及供应链、市场营销、渠道建设等各个环节,而外资品牌仅控制最核心的品牌创意。这些人才在经历了市场浪潮和国际化的管理磨练后,将在外资撤出中国后大量进入国内品牌公司,快速帮助国内新兴的“草根”品牌提升管理水平及经营效率,缩短品牌发展历程。而国内品牌公司在经历了高速的市场增长和竞争后,也有了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薪酬待遇给到这些外资品牌出走的人才。未来至少5年的时间里,这波外资人才轮动的红利将持续扩散,影响到国内消费品牌发展的方方面面。

 

而针对品牌创意方面,我们也会欣然发现,越来越多的海外知名艺术或创意背景的人才回国发展。最初,国内留学生出国,大多选择理工科,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开始出现金融、经济热,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开始学习艺术设计方向的专业,甚至是人文专业。这些留学生在经历了海外艺术及文化氛围的熏陶,对西方艺术及设计的理解开始逐步融合进中国文化的基因里,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后,他们的创意爆发将给未来的中国品牌带来巨大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在西方美学的创意比拼,随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培养体系完善,中式美学的人才发展也得到长足进步,本土人才也开始展现出现代艺术生命力,就如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一样,中国即天下,未来的中国品牌市场一定是兼容并蓄的世界艺术文化舞台。

 

创意人才结合管理人才的红利,将催生一批新兴品牌,他们虽然团队小,规模小,但是却可能拥有世界级的品牌设计理念和国际化的管理水平。这种类型的创业品牌,将是我们投资最理想的标的。

 

品牌投资:

投资于品牌人设、消费场景

与新消费品牌

 

过往的中国已经产生了一大批产品品牌和渠道品牌,那么新的品牌机会在哪里?我个人更看好拥有差异化品牌人设的公司,什么是品牌人设?就如DIOR广告里的年轻不羁的白富美DIOR小姐,Burberry对应的则是英伦范的干练绅士。人设不等于真人,而每个人都有自己渴望体验的多样梦想人生,而这时不同的品牌人设即满足了用户追梦的冲动,让购买使用品牌成为体验梦想人生的缩影。树立良好的差异化品牌人设,并不断强化用户的联想,并以此构建消费场景及转化,是我认为新的品牌公司很核心的竞争力。

 

另一类我看好的具备良好投资前景的品牌,则是服务型品牌。他们的产品是虚拟的体验或者服务,这是伴随经济发展到相对高阶段才产生的新消费需求,比如针对用户身心的健康管理服务品牌,针对用户资产的风险管理品牌,针对用户文化体验的策划品牌,针对用户子女培养的教育品牌,针对用户心灵陪伴的宠物品牌等等。这些细分领域可能之前也存在,但是因为用户基础不够,导致可能市场不够大,增速不够快,或者尚未成为独立的行业类目,但是随着用户的意识觉醒和扩容,这些行业将迎来快速增长,并且因为缺乏巨头占据,可以快速的跑马圈地。

 

最后,未来的十年,是我看好的品牌发展和投资的黄金十年,但是消费品牌不同于互联网公司,它需要时间的沉淀,很难借助风口一飞冲天。只有学会做时间的朋友,才能成就一家伟大且长青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