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优良战绩 投资大咖这样选标的
发布时间:2021-11-01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

近日,东方富海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陈玮接受了第一财经专访,分享了他从事创业投资行业20余年的投资逻辑、投资故事和感悟。

1投资的本质究竟看什么?

第一财经:感谢陈总接受第一财经专访,东方富海刚刚过了15岁生日。过去这15年也是中国股权投资市场风起云涌的15年,结合您过去的经历,您看中的那些标的似乎也很像您看好的学生,在您的帮助、赋能之后走向更大的舞台。这个过程当中您最看重它们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陈玮:我从事创业投资已经20年了,东方富海也刚刚过完15岁的生日,我也感触很多,感触最深的是我居然还活着、没有倒掉。这倒不是说我们多么能干,而是过去的15年是整个中国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市场发展向上的15年,涌现出了特别多好的项目,政策上也有很大的一个变化。总体来说,政策向善、支持创业创新,尤其这两年的发展,所以创投有个很好的机会。

 

这15年来我感触最多的有几点。

 

第一、过去的15至20年,中国创投界实际上每三、四年就会碰到一次波折,但每次波折以后又带来一个高速发展的周期。虽然我们经过了波折,但总体来说,赛道是越来越宽、越来越长了。

 

第二、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中国创业者的变化。创业者的素质越来越高,水平越来越高,尤其近5年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高学历的科学家。国家鼓励的这些人才都是聪明人,他们不进政府、不进金融机构,都开始去创业了,所以我认为这是中国最大的一个机会。

 

第三、我们在投资认识上的变化。原来我们总觉得投资要有一定规模,要想办法避免风险,要投看得见、摸得着的标的。我们现在发现,创新才是未来,所以我们现在要投资这种人群,投资就是一定要投资未来、投资国家需要的硬科技、投资未来有前景的大公司。

 

这里边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人的因素,所以这15年来我们对人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所以投资就是投人。说起投资很复杂,因为投资是一个创业者的系统,但核心是领导人,特别是创始人和他的团队,所以我们现在对人的理解会比较深,在人身上也下比较大的功夫。我们在特别的早期项目上,几乎60%-70%都是基于对人的判断。

 

2财务指标是过去时,数据要以更动态的方式权衡投资标的

第一财经:您是会计学背景,很多早期公司,它的财务指标其实都并不是很好看,从什么时候开始您突破了财务指标对您眼光的束缚,从更发展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标的?

 

陈玮: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会计实际上还是相对严谨的一门学科,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会计报表讲究勾稽关系,要讲究规范性,可以看清楚企业的成本、收入、利润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整个企业的存货量、周转这些指标,都可以算出一个企业的价值。

 

但是现实非常残酷,我当老师15年,我也在事务所做过,但是我到了深创投以后,才发现我见到的企业的会计跟我原来学的、教的会计不一样。

 

第一、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您知道最早期的企业最在意什么吗?它在意生存,怎么能活下去,所以很多企业并不会请一个很好、很贵的财务。

 

第二、记账上也不是特别规范。记账,是以现金流为主的,就是怎么保证现金流多、怎么少花钱、怎么降低成本,所以企业是围绕这个逻辑来做的。因此,很多企业的规范性很差,账都记得不对,甚至很多没有账。

 

如果你要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的早期项目几乎都不值得投资,但我们仍然投资了。这是为什么?

 

我觉得“能改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它不规范,我们进来以后,可以让它变得规范。比如说账外收款的问题,我们进来以后改成账内收款就行了。我们甚至见到一些法律结构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有代持股份、股权结构不合理的一些问题,甚至有一些股权之争、影响公司的硬伤 。怎么办?那么,早期项目推倒重来、重新注册公司、重新规范。

 

我们投资的逻辑是以人为本、以业务为主,其它问题都可以改。

 

实际上会计本身也受到很大的挑战。财务会计要变成一个活会计,它不是一个死会计,它在数学逻辑上是有勾稽关系的,因为财务报表现在的缺陷就是只能反映过去价值,反映不了未来价值,而投资恰恰是面向未来。

 

3未来有几大赛道值得价值投资

第一财经:无论您是5+2还是8+2的模式,其实都是长线投资,也可以说是价值投资。但很多行业两三年就是天翻覆地的变化,在您长线投资和行业变化的不确定性之间,要在博弈当中能够胜出,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

陈玮:重趋势,投资最重要的是你要往回看你过去做对了什么,趋势是什么?比如说过去15年,从个人的角度,你干两件事情就赚钱。第一、买腾讯股票;第二、在上海买套房。ok了,你不用做投资了。如果可以穿越回去,15年前你干这两件事情就ok了。

 

过去15年在科技上是以互联网的模式创新为主的。投资是面向未来的,未来不是短的周期,未来是5年、10年甚至20年的周期。高层已经告诉我们了,科技和创新就是中国的未来,要把科技和创新放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上,缺什么补什么。

 

第一、芯片赛道是很长的,现在它是工业原料,我认为它有很长投资机会;

 

第二、新材料,我们大部分的核心材料都要进口,所以新材料也是一个领域;

 

第三、健康生物医药,为什么生物医药这么热?因为中国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与美国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健康现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健康、创新药、器械、检测、治疗、养老,养老这个产业未来也是一个巨大赛道。

 

国家层面实际上已经把这些路指出来了,重要的是看准这个趋势。

 

当下,我们移动互联网ToC端已经极其便利了,带个手机走遍天下,在美国、全世界都做不到,只有中国能做到。但是我们的企业级服务的效能还是靠手工、靠传统计算机、靠现场办公来完成。美国很多公司不用跑去上班,不用坐班,他的这种服务、企业的软件,SaaS化的服务,使得形式上的上不上班效果是一样的,提升了整个效能,节约了个人的时间成本。我们在企业端的技术互联网、软件的应用与美国还比较大,所以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去补短板。

 

当然,我们要选投资标的,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个案都成功,但是我能保证趋势成功。

 

另外我做投资是讲配置,只要我在正确路上走,我一个基金投了20家公司,5家有问题,但剩下的15家成功了,也就ok了。

 

4投资看两头,要么早要么晚

第一财经:您强调要把投资的重点放在两头,要么早要么晚,C轮之后很少投,那么,标的的哪种缺点是您坚决不能够忍受的?

 

陈玮:早期项目看优点。早期项目优点是什么?就是你能长大你就成功了,你一直小你就死了,所以我们看你优点,你有没有长大的基因,核心是人,所以人不行是坚决不能投,当然赛道也不能选错了。

 

我们70%的投资项目都在早期项目上,剩下30%的项目在后期上,用不同的标准来进行判断。

 

后期项目,我们更注重把关财务、法律、投行等所有环节。后期项目,我就要投确定性,早期项目投未来、投创新,所以两个逻辑是不一样的。

 

所以早期项目有赌的成分,但我要赌就赌个大的,早期项目要投早、投多、投重,我要投20%以上;成熟的后期项目我就投确定性强的,比如上市就挣了50%,我也认,但是一定要确定,因为你不能确定我就浪费很多钱,我最少投5000万一个亿。

 

5可以贯穿一二级市场投资的通用指标是什么?

第一财经:在一级市场更多的是对赛道跟产业链的了解,在二级市场可能更多靠的是择时,目前一级和二级市场联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您有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论可以给投资者一些启发?

陈玮:二级市场的机会在什么地方?

 

像您说的择时非常重要,但是趋势也非常重要,要判断二级市场的一个政策上的趋势,大家都很清楚了。

 

我觉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企业的价值,企业价值你通过二级市场的公开信息当然可以了解,但是并不全面。企业的价值,真正核心的价值在人、在团队上,换句话说,为什么现在很多二级市场的基金经理、研究员去一级市场、去上市公司的团队调研,和我们一级市场的人就走到一起了。

 

我们所有的价值判断是除了行业、专业判断以外,是基于对人的判断。

 

你想过没有?我们看到这个企业从一个天使成长起来,我们知道他的能力、不断在强化他的能力,他一点点的把企业带到IPO,但也许带到IPO才是刚刚开始,所以我们有很多企业,上完市以后我们就卖掉了股票,它又涨了10倍。所以一二级市场的联动可能在这个点上可以结合起来,核心还是看人。

 

6具备这些条件的“聪明的后来者”值得投资

第一财经:很多行业的领先者,创造了一些行业的领风气之先,但后来者在超过他的时候速度非常快,因为创新跟创造这个过程很长,也会有失败的几率,但后来者学习的时候就是分分钟的事情,那么您在投这些标的的时候,您更看重聪明的后来者、学习者?还是更看重前面这些创新者?

陈玮:我更看重后者。我们一般投资两种创业者。

 

第一类,他在大公司干过,比如BAT这样的背景,他格局比较高、具备国际化的视野,这些人出来创业的成功几率比较高;

 

第二类,他原来没创过业,但他有极强的嗅觉和技术背景,比如说他有一个很好的教育背景、很好的解决行业问题的方案、在美国大的实验室工作过、我们在这方面又稀缺,他就可以站在一个比较好的技术领先性上来做这事,那么这种人也比较容易拿到我们的钱。

 

7最怕投平台类公司,所谓“产业链都做”最让人担心

第一财经:您投一些标的的时候更看重它能够自成体系,还是说它能够融入到一个大的已成体系的环境当中?这两者您更看重哪个?

 

陈玮:实际上我们投的企业很少有自成体系的。

 

因为我们投资总体偏早,我们是看它对接这种资源的能力、它在这个行业上的位置。比如它的技术、产品处在行业的什么样的位置上。

 

所以我们特别怕投平台类公司,也就是那些所谓“产业链都做”,这些反而是我们比较担心的,因为一个企业长成大公司,它是有个过程的,长成一个平台公司也是有个过程的,所以你一定要找到你的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什么地方,你的门槛在什么地方,没有一个行业是一家公司可以做完的,我们要看到你的护城河。

 

8如果人生重来一次,给年轻投资人的几句忠告

第一财经:都说人生没有办法重来,您做了这么多年的投资,也投了这么多成功的企业,如果让您重新回去当老师的话,您希望能够在哪方面培养一些孩子,他们的某些特质是最符合未来也就是符合您现在可以投资的方向的人才的特质?

陈玮:有一次学校请我回去,校长说让我给本科生演讲一次,因为我一直给EMBA这些人讲课,本科生怎么讲?本科生离我很远,我给本科生讲了一个题目叫《上大学的三个基本目标和在大学不得不干的8件事》。

 

我说对不起校长,我讲的大学的三个目标跟学习关系不太大,但是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基本目标就是锻炼好身体;

 

第二、学会与人相处。提升所谓的情商和人的相匹配性,因为社会是人和人打交道的,你要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惯了,心理比较脆弱,受不得挫折,那就很麻烦,要利用上大学期间解决这个性格问题;

 

第三、学会独立思考。